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2011-12-29张会军
考试周刊 2011年47期
摘 要: 英语教学应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问题,特别是小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保持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和积极性。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师生关系、情境创设、游戏方案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积极情绪 师生关系 情境创设 游戏方案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双重的作用,既能促进、增强学习的效果,也能减弱、降低学习的效果。课堂上愉快的情绪可驱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让学生亲近老师,喜爱英语,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呢?
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是搞活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而活的课堂教学起始于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的影响产生一种肯定的心理倾向。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习——这并不是教师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据我国中、小学有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与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老师是相互对应的。如果学生不喜欢、不尊重、不热爱任课老师,就会对所学的课程没有兴趣,他们的情感就处于一种抑制状态,就不可能有积极的高效率的思维活动,教学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一相关性早在我国古代《学记》中就已提及到,所谓“乐其师,信其道”。
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使他们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情绪饱满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去畅游、去博取。
每当接到一个新班级,为了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让我的形象深入到学生中去,让他们喜欢我,并喜欢我的英语课,我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1.微笑在课堂,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首先,我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用和蔼亲切的微笑给学生留下一个“暖色”的印象,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老师是亲切的、可信赖的。新同学对我也许一无所知,我就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含笑与学生打招呼并作了一番自我介绍:“Hello,boys and girls!My name is Zhang Huijun.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this term.I am very glad to meet you!And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s?”接着与学生一一招手问好,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姓名。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报出自己的姓名,程度好的还用英语说出了自己的性别、年龄、班级和爱好等。这种结合英语学科特点的情感型介绍,一下子把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形成了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紧接着,我又给每位学生起了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同学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兴奋地在课堂上互相叫英文名字。就这样激发了学生向往和追求学好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英语教学打开了一个活的源头,“股股清泉”将流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2.注重教室的环境布置,构建良好的教学情绪场
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语言材料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我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的改变来变换教室的环境布置,得心应手地运用生动而形象的直观教学法促使学生良好情绪的形成。例如:在教学水果类单词时,将色彩鲜艳的水果图片剪贴在教室的墙面上,这样做,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而且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想说、想学的愿望;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将教室一角的柜子摆设成“小小动物园”,恰似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动物王国。学生看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得到大家的喜爱,心中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由此产生的学习情绪也就处在积极向上之中。
3.精心设计游戏方案,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特别是后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学生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掌握语言知识。然而,传统的游戏如“击鼓传花”、“分组对抗”、“开火车”等已不为学生们所欢迎。为此,我不断设计出新奇多样的游戏。如:在复习字母时,我巧用了“字母点名”;在学习1—12数字时,运用了“打扑克牌;在学习颜色类单词时让学生们“抛魔方”:由一位学生抛魔方,魔方的八面画着不同颜色的图。接到魔方的学生和抛魔方的学生对话:“What colour is it?It’s red.(blue/green/yellow...)”;在学习“What’s ten and five?”这个句型时,我设计了“快乐大转盘”。我转动大、小两个转盘,等转盘停下来后,学生根据大盘和小盘里对应的数字练习句型。如:Ten and five is fifteen.What’s nine and four?It’s thirteen.等等。在做这个游戏时,学生以抢答或半班对半班问答的形式进行。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昂,洪亮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游戏结束后,学生对所学句型已经烂熟于心了。由此可见,运用适当的游戏不但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得到语言方面的充分训练,而且能极为有效地防止学生学习热情的消退和学习动机的减弱,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用比赛来激发高涨的学习热情
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我将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课堂活动转变成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比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应用。在组织教学中,通过比赛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操练时,比赛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时,比赛使学生不会觉得老师是在“炒剩饭”。比如:在复习数字时,我安排了“划拳数字擂台赛”:挑选一位学生当擂主,其他学生可以向其挑战。战胜擂主的就成为新擂主,名字被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为了不使部分掌握得不好的学生失去信心,我在这部分学生中也设立一个擂主。两个擂主,随你挑战;比赛中的激烈竞争,使学生都积极地把数字牢牢地记在心中。学生们在比赛中,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其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5.相信每个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学生的智力水平各有差异,再加上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巩固能力肯定有差异。这就要求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学生怀疑和保留,鼓励不同观点的争鸣,肯定学生的创新;因材施教,对好、中、差三类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优等生鼓励他们超前学习,自学成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鼓励关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他们的要求适当放宽,比如可以晚些交作业,要求会背诵的内容只要会读就行。不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否则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厌学等不良情绪。实践证明,当学生感到被老师和同学尊重、理解、信任,甚至欣赏时,他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自身的潜能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
6.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保持积极情绪
争强好胜,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当他们在活动中受到表扬,这将是激励他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在开展评价活动中,每一项活动都评出受表扬的学生,教师尤其要关注那些“差生”,哪怕他取得的进步微不足道,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一张小小的激励卡、教师的一句赞美,都将使孩子受到鼓舞,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美好的情绪又将激励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做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就能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并保持对英语学习持久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2]黄学勇.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漫谈.小学各科教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1998,5.
[3]于明主编.影响学生主体角色形成的因素与控制.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用丛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6).
[4]彭诗琅主编.课堂教学论——交际性原则.
[5]洪智芳.玩就是学——美国小学教育的特色.上海:杨浦教育学院刊,1998,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