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英语学案的编写及应用
2011-12-29张菊琴
考试周刊 2011年47期
摘 要: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学案教学法因其创新的教学模式而被逐渐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本文作者根据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从实用性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案的编写目的、思路、原则,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教学案。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英语学案 编写 应用
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入学基础相对而言普遍薄弱,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视英语为“拦路虎”,多次失败的挫折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进入职业学校以后,厌学情绪普遍存在,英语课堂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很难推进,出现一部分英语基本弃学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已基本丧失。
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职业学校的教师该采取什么方法重树职校学生信心,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困惑,逐步探索出一系列英语教学方法,其中运用学案进行教学就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教学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职业学校英语学案编写工作及教学尝试,谈谈英语教学案的编写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编写的目的
编写学案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盲目性,通过在学案编写中融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例题与思考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通过精挑细选,在学案中有针对性地归纳出知识点,并配套适量的练习题,及时反馈学习状况,达到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英语负担的效果。
二、学案编写的思路
学案的设计必须具有使用性和可操作性,应该能更有效地辅助学生的学习。我们在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后,确定了编写学案的大体思路,根据这个思路确定了学案的基本模式。本着一个原则:目标明确,落实基础,渗透知识,培养能力。总体思路包含: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课前预习任务布置,课堂知识梳理及训练,自我检测,课后巩固等。
三、学案编写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要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学案不仅包括要求学生对一般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而且应包括对某些综合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对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选择或填空式学案。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或查阅教材完成;对重点或难点知识,则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解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系列问题,如问题探讨式学案或表格式学案等,让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最后突破难点。
2.精雕细作的原则
学案编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编写学案时,首先要把握准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准确归纳出知识点,在呈现知识点时,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寓教于乐,从而缓解英语学习本身的枯燥性。其次,教师对于所列举的思考题和配套的练习题,一定要经过精心挑选,针对性要强,难易程度要适中,应避免欲速则不达的局面。
3.启发性的原则
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学案本身就是教师为学生制订的一种助学方案。因此,教师在编写学案时,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性,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案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注重让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在编写学案时,所提出的思考题一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想象的空间,启发他们能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讨论性原则
在学案编写中灵活穿插一些能充分发挥想象的讨论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这些讨论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类讨论题主要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另一类讨论题是学生之间的,课中课后都适用,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讨论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一问一答、辩论、评论、演讲、模拟角色、学生讲课等,引导学生勇于动手、勤于思考,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使他们感到学习原来并不那么枯燥,而是很愉快的。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层次性原则
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及同一班级的每个个体之间,英语学习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学案设计就不能千篇一律,而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确立不同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用得上,尤其是巩固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感,既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使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能熟练掌握,又要照顾到那些英语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提高性练习,让这部分同学跳一跳、够得着,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英语的高涨热情,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四、学案的应用
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可让学生事先预习有碍学习理解的生词,但不宜把全部生词教给学生,要留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时去猜测,以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在上课伊始就向学生交代清楚学习目标。目标就是学案的纲,目标要有针对性,要体现本节课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及达成能力等,学习目标力求具体、准确,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学习活动围绕着目标展开。学案中对重难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分清主次,学案中预习任务的布置可以使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一定的准备。下面的环节即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及训练。书本知识是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认真地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学案中知识点的设计,要求紧扣课本,并结合职校学生实际基础和能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最终由学生进行突破。让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中,迁移能力。确实需要教师解释的,可给以适当帮助。自我检测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当堂完成,检测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通过自我检测,能及时反馈学生当堂课的掌握情况,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从而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的巩固练习也要顾及职校学生实际,有可作性,紧扣书本知识,确保大部分学生课后能在复习的基础上顺利完成。
六、学案的评价
根据学案的使用情况和职高学生的反馈,普遍认为通过学案来学习是一种创新,既方便又快捷,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效率。另外,知识点归纳得有条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极大地方便了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其次还有“问题探讨”和“自我检测”栏目,这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桥梁,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需改进之处是减少空洞的文字表述,再增加些实在的内容,是否采取彩色油印,在每页是否增加些名人名言知识介绍等使之更具有可读性。另外,现行编写的学案还未能针对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写,看来怎样使学案真正成为职校学生课堂学习有效的辅助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运用、都能受益,还需不断修订完善。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
[2]林小榕.“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实验的启示.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