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体会

2011-12-29王英赵红梅

考试周刊 2011年49期

  摘 要: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作为临床学科,其在教学活动中非常强调临床实例的及时展示。2006年以来,我院护理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既完成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改革教学方法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我院《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作者就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儿科护理学》教学 教学体会
  
  1.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1.1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首先教师要学习计算机知识,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多种软、硬件。其次,教师要编出既能体现自己讲课风格,又与相关学科密切联系的多媒体课件。再者,教师需留意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多媒体教学准备充分的素材。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既拓展了知识面,实现了知识不断地更新,又为教师的外语水平与计算机技术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提高了教师的素质。[1]
  1.2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较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信息的表达力和教学的直观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实践教学更显生动、直观,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1.2.1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多媒体教学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影视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中,有效地拓展了教学的广度,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想象,使课堂更生动、直观、精彩,又增强了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的了解和熟悉,增加了感性认识。
  1.2.2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临床的实际标本图片、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直观地展现在同学面前,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使学生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经验[2]。如在小儿颈外静脉穿刺法、股静脉穿刺法等的教学中,将小儿颈外静脉穿刺法、股静脉穿刺法的操作视频导入计算机,分解动作讲解,使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
  1.2.3多媒体教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
  教学课件可根据授课内容及授课要求,事先将授课过程设计编排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将板书、挂图、录像等集中到课件里,使内容丰富而翔实,节省了板书、幻灯、挂图的时间,缓解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识传递速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
  1.2.4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在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同时,随时更新,穿插本学科新技术、新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我们在上小儿肺炎、小儿惊厥等临床表现时,如果直接讲述,学生就不易理解,所以在课件上插入相关图片和视频,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而且印象深刻。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的提问,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构成学习→兴趣浓→注意力集中→理解力增强→帮助记忆→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学习效果显著。[3]
  2.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
  2.1课件制作质量有待提高。
  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精心设计与制作一个好的课件是上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院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主要由任课老师个人制作,在形式上显得单调,内容上显得粗浅,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有的教师在课件中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声音等,一味追求新颖、花哨、动感,却忽视其内在的知识性,教学内容被淡化,致使课件质量偏低、制作水平不高。
  2.2重视课件,轻视教法。
  2.2.1有的教师把所有需要口头表达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写在课件上,把“讲课”变成了“读课”,令人觉得枯燥乏味。
  2.2.2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应变能力差,一旦电脑异常,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
  2.2.3有的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授课,完全放弃了直观的教学模具、板书,使得课堂教学缺少新意,接触久了,学生新鲜感少了,教学效果就削弱了。
  2.3信息超量导致满堂“电灌”。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容纳的信息量大,这是其一大优势,但容易成为黑板文字或简单教具教学的翻版。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虽然加快了单位时间传输知识的信息量,使课堂节奏明显加快,但导致“电灌”现象。[4]
  2.4学生易产生视疲劳。
  多媒体课件教学,大多数时间里学生要注视着大屏幕,易产生视觉疲劳。
  2.5多媒体教室授课,学生数多,教学纪律差。
  我院多媒体授课均在2个教学班以上,由于学生的层次和接受能力不同,自觉性稍差,导致有些教师授课时课堂纪律不好,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层次及专业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医学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知识信息量成倍增加。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必须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正确地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才能真正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真正做到多媒体与《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整合,才有可能让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服务于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薛桂蛾.多媒体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7,(20):89.
  [2]谢虹,徐淑秀,孙雪芹.探讨护理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7,3,(21):65-66.
  [3]石增立,雷宁玉.谈多媒体教学在医学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和措施.中国医学教学技术,2008,17,(1):14.
  [4]赵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