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研究
2011-12-29柯可
考试周刊 2011年49期
摘 要: 管理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的三个子系统之一,它影响和控制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管理策略的使用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作者从计划、评价和错误监控三方面对20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管理策略进行个案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出学习成绩优异者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使用管理策略上的差异,以期为英语教师指导学生有效运用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管理策略 专业英语学习 计划 评价 错误监控
一、管理策略的提出与分类
学习策略指为学好外语而采取的措施,具体指学习者有意识、有目的地为提高学习效率或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采用的措施或步骤。文秋芳按照Skehan(1998)的信息理论模式,提出了双维度的策略归类框架,提出语言学习的三个阶段——处理输入、储存输入和产生输出中,每个阶段都有管理策略、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参与(文秋芳,2004)。管理策略对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具有制约作用,处于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之上。
本项研究所指的管理策略分为计划、评价和错误监控三类。计划策略包括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和制订时间日程表。评价策略包括学习者对自身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方方面面的测试与调整。错误监控策略指学习者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控制。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对象。
参加该项研究的学生共有20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挑选这20名学生时,以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和两年后的英语专四成绩为依据,测算了他们学习进步的快慢,在高分组里挑选了10个进步较快的学生,其中有2名男生,在低分组里挑选了10个进步较慢的学生,其中有4名男生,其余均为女生。
2.研究方式。
让20名学生分别参与“英语学习管理观念”的问卷调查、面谈并坚持记一周的日记三项活动。“英语学习管理观念调查问卷”依据文秋芳的外语学习观念调查问卷制订。面谈的内容紧紧围绕他们的管理策略,例如,“你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吗”“你是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的”等。日记内容包括:(1)课外做了哪些与英语相关的活动;(2)进行每项活动时采取的策略。随后我们就日记内容进行交谈。
三、数据分析
文秋芳(1995)曾指出,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策略使用的成败。该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高分者与低分者在计划、评价和错误监控三大管理策略上的差异。下面将以问卷调查结果、面谈和日记内容为依据,对两组学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进行比较。
1.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计划策略上的差异。
(1)观念上的差异
调查问卷中,1、2、7题是关于计划策略的,分别就“很好地计划学习时间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有明确的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对学好英语很重要。”、“每天的学习时间应听其自然,无需进行周密安排。”等观念调查了20名同学的看法。调查显示高分组与低分组同学在对待计划策略时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90%的高分组同学认为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订好的英语学习计划对学好英语很重要。而低分组的同学则更多地认为,每天的学习无需进行详细计划。
(2)行为上的差异
一个完整的计划通常包括四大方面:做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和怎么做。通过对20名同学进行面谈和日记观察,我们发现,高分组的同学计划比较完整具体,而低分组的同学的计划则很概括,计划有内容,但缺少执行该的目标、具体时间和方法,因此他们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两个例子,其一取自高分组,另一取自低分组。
刘晶晶是高分组的代表,专四成绩达86分,她的学习计划不仅具体,而且执行力强,对记单词、听力、阅读等都有详细的策略。她描述如下:
我每天都会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除了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每天会要求自己记20个新单词,每天晚上我都会定时听一个小时的听力,我有一个专门的记事本,我会把每天要做的事及具体时间记在上面,每完成一项,就打个√……
袁小龙是低分组的代表。他在参与该项研究时也写学习计划,遗憾的是,他的学习计划空泛,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下面是他的描述:
我会尽量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的,我就参考同学的。我其实不擅长在课后学习英语,我总觉得自己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但我不知道从何学起。我会制订计划,要求自己每周阅读课外读物2次,练习听力2次,但我几乎不制订详细的安排……
他的计划空洞无物,具体读什么、听什么,什么时间读和听,怎么读和听,他都不清楚。他在一周的日记中记载了1次学习活动,但是他这次的学pLdIzBaBv2SsClcu5hnAlQ==习活动是偶然的。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对学习材料和阅读方法都没有进行很好的选择。
2.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评价策略上的差异。
评价策略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前提,学习者既要评价自身认知方面的特点,也要评价情感方面的特点,例如:学习者要能确定恰当的目标必须先评价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找出薄弱环节。通过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同学在本研究的三项活动中的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他们之间在评价策略上存在着差异。
(1)观念上的差异
调查问卷中,3、4、5、6题是关于评价策略的,分别就“有意识地选择学习策略是没有必要的。”“有意识地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对学好英语很重要。”“能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对学好英语很重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对学习英语非常重要。”等观念调查了20名同学的看法。很显然,高分组的同学认为进行自我评价并有意识地选择和评估学习策略是很重要的,90%的高分组同学认为在学习中多总结,发现不足,积极采取措施非常关键。而低分组的同学在观念上对评价策略的作用没有认识到。
(2)行为上的差异
高分组的同学通常能认识到评价策略的重要性,并在实际行动上,也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克服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低分组的同学一般只能笼统地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但缺少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面谈时,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进行评价,高分组的同学一般能说出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举例说明其是否有效,在发现效果不好时还能通过剖析自我而及时调整,而低分组的同学却说不清自己用了什么学习策略。
3.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错误监控策略上的差异。
错误监控策略主要是指学习者能有意识地发现自身所犯的错误并对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通过对20名同学的面谈,从总体上看,高分者比低分者防范错误的意识强,改正错误的执行力强。80%的高分者说他们在交老师布置的作业前都会认真检查,力争没有错误。对待错题很认真,努力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有人还专门建立了错题笔记本,并定期翻阅,以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与之相反,低分者往往对错误监控的意识比较差,他们中60%的人承认自己从来不检查作业,其理由是自己的错误自己检查不出来,等老师发下作业,他们也往往更多地关注分数,对错题也不认真对待。于是类似的错误一犯再犯。
四、该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该研究表明高分者比低分者善用计划策略,他们在制订计划时,有目标、有手段,易于落实,而低分者的计划内容空泛;高分者比低分者自我评价观念强并能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而低分组的同学则显得无能为力;高分组的同学对错误的监控意识强,能及时纠错,而低分者错误监控意识弱,对待错误的态度也很糟糕。这些结果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为英语教师指导低分组的学生正确使用管理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教师要引导低分组学生学会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并严格监控执行。
教师鼓励低分组的学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目标和制订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学习计划可分为: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周计划或日计划等。学习计划的制订有利于学困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也有利于教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制订了目标还要执行它,教师要引导低分组学生学会自我监控,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看学习进展如何、效果如何,以便调整思路。
教师可根据低分组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引导他们制订并执行计划。例如:可以让师生共同完成一份计划,并把计划做成学习合同的形式,在合同中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内容与材料、时间计划、预期成果及实际完成的日期,双方签上名字,师生各持一份,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抽查学生计划执行情况。也可以让高分组的同学和低分组的同学结对子,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计划的制订,并相互监督执行等。
2.教师要引导低分组的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及时对学习活动作调整。
自我评估有利于培养低分组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并能促使他们学会思考,时刻洞察自己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自我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评估。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学习计划、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好坏的原因进行反思,客观地认识自己,探索适合于自己的新策略和新方法,调整计划。
教师可向低分组学生介绍一些自我评价的方法,如利用测试题自我测试;在课内开展自评互评活动来评价学生作业等,让学生互相启发;课后要求写学习小结或阶段自评报告等,反思一个阶段后的成绩和不足和遇到的问题,以及希望教师给予什么样的帮助等。
3.教师要引导低分组的同学加强错误监控意识。
教师可在学生做课堂习题或平时测试时提醒低分组的同学在交作业或试卷前认真检查,让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对于低分组的同学,教师可不定期抽查学生对一个易错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强化他们对错误的认识。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引导低分者改进管理策略。学生遵循“通过自我剖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采取行动—评价方法策略并及时调整”的学习过程管理模式,再加强对错误的监控意识,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会有所发展,他们的英语水平也会提高。
参考文献:
[1]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文秋芳.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的理论争端[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4]文秋芳.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的构建[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4).
[5]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