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涉外导游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

2011-12-29吴晓芸贾兴旺

考试周刊 2011年51期

  摘 要: 作为《河北省涉外导游工作流程项目教学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对河北省涉外导游培养现状的认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两方面展开论述,寻找相应的对策,以切实提高本省的涉外导游培养水平。
  关键词: 河北省涉外导游培养 问题 对策
  
  河北省是一个旅游大省,目前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中国家4A级景区数量与北京并列第一,其中,清东陵、西陵、北戴河、山海关、白洋淀、避暑山庄、西柏坡革命纪念地、吴桥杂技、正定隆兴寺、赵州桥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广阔的旅游市场,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称赞。京津的常驻外国友人将河北作为旅游的第一目的地,所以我省涉外导游的培养质量将影响到我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我省旅游大省的发展目标的顺利推进,以及旅游服务质量的持续性提高。因此,《河北省涉外导游工作流程项目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将对我省涉外导游的高质量培养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作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从对涉外导游培养的认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涉外导游培养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旅游业对导游工作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低技能、低层次的导游服务早已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综合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导游是旅游业的紧缺人才。因此,涉外导游应该是具有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其内涵解析如下。
  1.扎实的专业技能。导游员应该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一个合格的导游首先应熟悉该职业的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如导游讲解技能、生活服务技能和带团技能等。我们认为,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对导游员的基本要求,是导游员的核心技能,是培养导游人才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2.出色的语言技能。外语是涉外导游的工作语言,涉外导游与普通导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服务语言不同,因为服务对象大都是外籍人士。我们认为,涉外导游对外语的掌握不应该局限于认识几个常用单词、能进行简单的交流,而应该掌握出色的外语技能,具体要求是:发音标准,语言流利,词汇丰富,听力较好,能进行较深层次的交流。通过对河北省旅游业市场的走访,我们发现这也是我省旅游业所缺乏的涉外导游人才。另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第二外语,让学生多掌握一门外语。
  3.丰富的综合知识。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历史、 地理、 风俗、文学、 宗教、 地质、 烹饪、 建筑等多学科知识。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不再满足于导游千篇一律的导游词,他们总希望能从导游那里得到更多专业的介绍。据此,我们认为,对导游的培养还应该注重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扩大涉猎范围,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导游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除了以上三点外,我们认为对优秀涉外导游的培养还应包括以下方面: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危机应变和处理能力及相关医学常识的培养。当然,多种能力需要实践来锻炼,在校期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意识的培养。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我省的涉外导游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很多学校,无论在软、硬件上都有很大的改善,对于这些成就本文不做赘述,在此,我们就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自己的意见。
  1.从教学的实践来看,我们发现就河北省涉外导游教学而言,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合适的教材。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遍布全省,涉外旅游接待发展势头喜人,但是针对河北旅游景点的适用涉外导游教材却几乎找不到。很多教材都是以其他省或全国的著名景点为例,虽然具有参考价值,却不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可见,我省在教材开发这一领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不利于培养河北省的涉外导游人才。
  在《河北省涉外导游工作流程项目教学研究》这一课题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把项目化的导游工作流程和河北省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是一条很有效的教学途径,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既能得到项目化的导游工作流程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能针对就业需求,模拟我省旅游景点的带团和讲解服务,一举两得,解决了影响教学发展的教材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将这种教学模式坚持下去并予以完善,并在成熟时出版针对培养河北省涉外导游的本土教材,以弥补我省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2.通过学生反馈、市场调查和教学反思,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对外语的要求不够。虽然我们也使用外语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降低了对语言的要求。比如,在模拟接机的情境操练中,教师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准备工作是否完整、接机过程是否规范等,却降低了对发音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正确等语言问题的关注。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外语水平达不到期望值。从大的方面说,会影响我省涉外导游服务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升;从小的方面说,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我们认为,涉外导游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就是外语,要注重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开设专门的视听说课程加强对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其他课程的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引导,关注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语言表达是否规范、读写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等,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培养,学生能够流利正确地使用外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到外语与导游技能“双优”才是在职场上立于不败的法宝。
  另外,如果学校有条件,学生又学有余力,就可以开设第二外语,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河北省而言,如果学生本身学的外语是英语,那么第二外语可以开设日语或韩语。
  3.当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促使导游日益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师资水平的提高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一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的导游服务专业技能,而且要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一个“杂家”,能够兼顾“中西”。这样的教师才能适应未来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才是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
  诚然,以上对于河北省涉外导游培养中问题的对策对师资等各方面要求都相对较高,但为了我省教育事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各位同仁要共同努力,抓好涉外导游教学。
  
  参考文献:
  [1]陶暹光,杨纪鹤.论深化《旅游英语》的教学改革[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1,(12).
  [2]杨敏.情景教学——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