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教
2011-12-29郑瑞芝刘娟音
考试周刊 2011年51期
摘 要: 职业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如成人文化素质教育、职工在职培训、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退伍军人就业培训和企业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等。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全球经济环境,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更为一体化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保障竞争力并促进学习型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学习资源 有效途径
随着国家最近几年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并逐渐上升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综观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况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为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不够;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和就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今天高度竞争的全球经济环境,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更为一体化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保障竞争力并促进学习型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中央的要求,国务院正在组织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规划纲要》的制订可以处理好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处理好东中西部地区及城镇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职业教育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就业、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是服务业,还有工业、农业,比如说数控机床的操作,就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因为它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所以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另一方面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学习型资源。
二、社会学习资源建立与职业教育的时代契合
1.创建学习型社会是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罗伯特·哈钦斯(R.M.Hutchins)出版了《学习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一书。他在书中指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以外,还应以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来促使目的的实现,而由此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及成功的社会。”[1]哈钦斯的“学习化社会”理念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深刻地影响世界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自“学习化社会”这一术语提出后,专家学者对此做过诸多不同的表述,但对于“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义是大体一致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中第三部分明确指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学习化社会远景。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发展战略。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党和政府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思路。在知识经济日渐凸显、信息更新加速的现代社会,个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那种“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观念已不再适用,这对于作为“未完成物”的人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现代社会朝着学习型社会的方向迈进,终身受教、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构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发展职业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应然需求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最重要、最活跃的实践领域。职业教育直接针对劳动岗位的要求来培养人才,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特别是本地、本行业联系密切,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最紧密,更容易了解和预测市场,适时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提高办学竞争力;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专业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能更好地、更直接地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服务,更容易调动地方和行业办学的积极性。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它将优质教育惠及广大民众,使社会成员接受继续教育、进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是传统的终结式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式社会教育的最佳途径,是事关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问题。成人教育使普通民众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真正实现了教育对象的民主化和大众化。而且职业教育的科类齐全、费用低廉,更适合大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可以说,职业教育在推广普及教育、体现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与发展。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学习资源的有效途径
1.建构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
理念创新和特色鲜明是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首要前提。树立迎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增强社会成员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学习的内驱力,是推动职业教育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首先,创设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国家教育部门要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将职业教育摆在长期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一种开放化、互动性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其次,培育“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社会文化氛围,广泛宣传新的教育观和学习观,使学习成为人们必需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手段。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社会这一平台上完成的。
2.打造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要实现成人教育高效、持久、健康地发展,就要以质量求生存、以优势谋发展,打造成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在办学理念上把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最大的追求。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生命。特色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同时还体现在办学的过程之中。因此,在整个办学的过程中,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努力追求个性的最大化。其次,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创造特色。职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与其他教育相比,创新的需要更迫切,创新的空间更大,包括办学思想和观念、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制度都要不断改革与创新。要克服狭隘的职教观,树立大职教、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全民教育思想和观念;要实施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要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坚持产教结合,等等。同时,职业教育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都应当办出不同的特色。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也要针对当地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突出人才培养上的特色。
3.加强社会学习资源建设
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多种社会因素、多方力量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就会严重阻碍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要在宏观上加强统筹规划,综合配置各类社会学习资源,为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一方面,突出高等院校在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中的辐射功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应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实现教学设施、教育资源、活动场所的共创共享,搭建职业教育资源的公共平台,构建开放性、多层次、全方位的成人教育资源及设施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实现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社区建设及地方企业的协同发展。突破职业教育在办学上的种种局限,加强地域内教育项目的开发与合作,实现开放式发展,达到理想的资源整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山,李莹.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开放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2006.
[2]高志敏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董星.教育公平:学习化社会建构的主导价值取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5]赵红亚.论我国成人教育发展不和谐现象及矫正对策[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9年度“十一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项目成果。课题批准号:09-058Y。
课题名称:《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社会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