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
2011-12-29田一平
考试周刊 2011年51期
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普遍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身体是学生学习的保障。青少年的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成长和幸福。有了健康的体魄,就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就能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为了两亿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把增强学生体质的工作放在首位,保障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几年来我校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我校的做法如下:
1.学校制度的保障
(1)任何人不能占用体育课时间、大课间时间、眼保健操时间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特殊情况除外)。
(2)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得以任何借口不上体育课、不做眼保健操、不参加大课间活动(除患有疾病)。
(3)值周生负责每天检查各班的眼保健操情况、出体育大课间的人数,并列为红旗班的评比标准。
(4)体育教师要核实每一节课实到上课人数,并做好记录。
(5)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必须身着运动服、运动鞋。
(6)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有义务监督学生做眼保健操和参与大课间活动。
2.体育课堂教学保障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当然,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还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学校体育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都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课,力争每一天上一节公开课、每一周上一节示范课,课后做小结、写反思。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受益的是学生。
3.让学生喜欢大课间活动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深受每一个学生的喜爱。我校拥有学生1850多名,由于人多,场地小,只能分成大操场和小操场分别做大课间活动。然而,光是做两套规定操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更何况规定操做久了,学生会产生“烦”的感觉,大部分学生只是比比划划,很难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我们根据不同的季节,随时调整大课间活动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春季(大课间活动时间)两套规定操做完以后,学生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立定跳远4—8次,原地高抬腿20秒钟2次,俯卧撑2次(男10次,女8次)。
秋季(大课间活动时间)两套规定操结束后(学生自带短绳一根,毽子一个),学生原地半面向左(或右)转做跳短绳30秒(2次),踢毽子活动……(时间自定)
可以想象,近1500人的大操场上,学生一起做立定跳远、俯卧撑、跳绳、踢毽子,整个操场上充满活跃的气氛。
放松环节不可忽视。做完以上的活动以后,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使身心得到放松,准备上下一节课。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且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在保证学校规定的学生活动时间下,我们按月份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每月一次小型比赛,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例:四月份举行各年级队列广播操比赛,五月份举行3—5年级的小篮球比赛,六月份举行棋类比赛,九月份举行小足球比赛,十月份举行踢毽子、跳绳比赛,十一月份举行拔河比赛,十二月份举行冬季长跑比赛。
5.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年级各班都要进一步端正态度,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6.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