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幼儿英语教学法实证研究
2011-12-29刘新莉
考试周刊 2011年51期
摘 要: 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作者在为期一年的实证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数据证明了多媒体网络环境对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的幼儿英语教学理论知识,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幼儿英语教学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环境 幼儿英语教学法 实证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整体化和居民的迁移,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更为广泛,这种世界发展的趋势不仅迫使人们要掌握一、两种语言,而且对一个国家的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启蒙教育的奠基石,幼儿英语教育成了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幼儿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逐步受到广大家长、专家和社会的关注。作为培养幼儿英语师资主阵地的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也显现出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传统的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存在讲授内容多,学时少;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理论和实践条块分割,缺少二者的有机融合;讲传统教育多,介绍现代教育少;纵向论述多,横向比较少;课堂讲授多,课堂讨论少;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课程评价体系单一,教育实习、见习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我在教学实践中,将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运用到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网络(Multimedia Network)指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既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也包括把这些媒体结合在一起的超媒体技术(王绍钦、杨继环,2003)。多媒体网络环境充分运用当今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动画中,它使得真正基于交流、讨论的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可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教学的参与意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使教学信息量大、效率高、反馈及时、交互灵活、学习多地点、非定时。
项目组所建立的服务于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主要包括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两大模块。其具体内容和功能如下:教师授课模块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作业上传、在线答疑、幼儿园英语教学实录、在线测试、教学评价等。学生自主学习模块包括幼儿教育学理论、幼儿心理学理论、英语教学法流派、英语知识、英语技能、幼儿英语教学技能等。
参加本次实验的是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2008级学前教育专业5、6班的学生。这两个班都是高起点大专班,在入校分班时完全是随机的。我在2010年3月开始教授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时,就随机将5班作为实验班,将6班作为对照班。
实验前我将2010年1月两个班的英语期末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对照班和实验班描述统计量表(前测)
表1中F>0.05,标准偏差没有明显区别;Sig.(2-tailed)>0.05,平均分也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证明,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没有差别。
在接下来为期一年的实验中,对照班和实验班使用相同的教材、同是一位老师授课,只是在实验班使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一年后,课题组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了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幼儿英语教学法相关理论的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实际水平。
首先,课题组通过2011年1月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来检验一年来的实验结果。
对照班和实验班描述统计量表(后测):
表2中F<0.05,标准偏差有较大区别;T<0.05,平均分也有较大差别。显然,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比对照班好很多。
接着课题组又对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成绩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
配对样本描述统计表
表3中Sig.(2-tailed)<0.05,意味着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其次,课题组通过对学生论文的评定,来考察两个班学生对幼儿英语教学法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对照班和实验班随机选取20名学生的论文,交给从未给这些班上过课的幼儿英语教育、幼儿语言教育方面的多位老师进行批阅,得出以下结果。
由表4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班的学生对幼儿英语教学法相关理论的掌握,以及科研能力远远超过了对照班的学生。
最后,课题组将对照班和实验班每个学生的期末试教情况拍成录像,从各班随机选出20名学生的录像,邀请幼儿园一线资深英语教师、幼儿园园长、幼儿英语教育方面的老师共同观看、评定,最终结果如下:
由表5可以看到,实验班学生的授课能力和水平远远优于对照班。
总之,通过以上三方面及所有数据,均可显著表明多媒体网络环境对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幼儿英语教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卓.多媒体教学与外语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何高大.论外语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元化[J].中国外语,2005,(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