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教学改革创

2011-12-29赵建华

考试周刊 2011年51期

  摘 要: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改革创新是最热门的话题,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和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当强化教学改革创新,以创新的理念来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和质效的提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作者近年来一直强化教学研究,注重对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的研究,在此探讨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改革创新 提高教学成效
  
  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讲求的是效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与空间,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受到教育。面对这样的要求,以往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常用的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显然是不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的,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一点上面应当达成共识,注重教学改革创新,以创新与优化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促进手段,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一、强化课前准备工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学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节课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不仅和教师的当堂灵活发挥有关,而且与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具有直接联系。教学设计不够科学,教师再怎么发挥,也难以上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充分注重教学设计环节的各项工作,以扎实全面的备课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我在备课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备”,首先,注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因为教材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双边活动的纽带,蕴含着知识点与能力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对教材开展有效的分析研究活动,对教材的每一个部分,每一章节、语段、词句,都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做到熟练掌握,并结合自身的理解角度和高度,全面分析教材、解剖教材,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和理解感悟的通俗内容,进一步提高教材内容的可接受程度。其次,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变化需要引起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如何,学生的性格如何,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是哪些,这些都应当成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方面,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方面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长处,规避不足之处。最后,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当考虑的重点方面。我在选取教学方法的时候,注重针对学生探究欲望强烈、自主思维水平有所提高等方面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充分借鉴其他成功经验,立足教学实际,综合运用,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强化学生提前介入,有效提高课前预习成效
  语文学习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三个环节。许多教师重视后两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对第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准备不充分,影响教学成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兼顾课前预习环节,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我在开展课前预习指导方面,注重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预习活动成效。首先,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差别,科学确定不同类型学生预习的难度,尽量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例如在质疑预习方法的运用上面,我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了两种难度的预习提纲,第一种主要侧重于开放性内容,要求中等以上能力的学生运用,第二种侧重于基础性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中等以下能力层次的学生选用,这样的方式兼顾学生能力差异,让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各尽其才。其次,精心选取各种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向学生进行传授,将各种教学媒体介绍的先进预习方法进行本土化处理,将其精髓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与能力有机结合,发挥“取长补短”的作用,全面提升预习成效,如近年来我先后向学生推荐了质疑预习法、“五步预习法”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强化方法模式创新,充分绽放互动教学魅力
  课堂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一定要抓好这个环节,强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成效。首先,注重科学设计探究题。在选题方面,应当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要求,适当提高一些难度,让学生处于探究状态,鼓励学生运用拓展思维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其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在传统教学工作中,知识点记忆成为了主要任务,在这样的目标体系下,机械记忆成为了主要的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不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活动演变成为教师一手包办的知识灌输过程。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以探究活动作为载体,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多开动脑筋,相互之间强化合作交流,以集体的能力与智慧突破学习重难点。另外,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载体,学习小组不能够按照座位的顺序简单编排,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按照各个方面与能力的学生都充分兼顾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的互补性。
  四、强化理论结合生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充分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联系,强化教学成效。首先,强化教学内容与社会的联系,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方面表现更为明显,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就会走进效率低下、学生感悟不深的怪圈,只有紧密结合实际,才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效。如教学《多一些宽容》时,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当前社会道德水平滑坡等方面问题实际开展教育,成效较为明显。其次,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活动辅助教学,初中生在生活阅历方面是非常有限的,无法在作文写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生动的素材,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成效低下。突破这一困境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感知,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我在教学中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对学生强化实践活动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感知素材,提高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创新,才能够提高素质化水平,提升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