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班集体环境的营造策略

2011-12-29曹松

考试周刊 2011年54期

  摘 要: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和谐、民主、积极的班集体,而一个和谐、民主、积极的班集体环境的创设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发挥大家的力量,激发众人的热情。不仅要创设爽心悦目的物质环境,更要优化静态诗意的文化环境;不仅要构建和谐民主的制度环境,更要营造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切实发展学生健康多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自治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交际素养,最终营造怡人的班集体环境。
  关键词: 班集体环境 物质环境 文化环境 制度环境 人文环境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君子‘居必择乡’”,此可谓是环境育人说;而尽人皆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又可谓是环境育人的典型实践。这些无不说明一个问题: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新时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校内校外育人环境”;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明确指出“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无疑,这些理当成为学校环境育人工作的指导方针。
  多年的教学,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早已领略到又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样的教育内容与目标、同样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得到的教育效果是差异悬殊的。回归本职看环境育人,良好的育人环境,说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一点,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能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让受教育者感受莫名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生机与活力,一种熏陶人、激励人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它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让受教育者身心得到真善美的升华。为此,切实优化班级内部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内部环境育人功能,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教学与管理最终取得成效,以至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真正做到“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爽心悦目的物质环境,激发学生融入班级的热情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作为学生每天长时间学习与生活的小集体,班级里有着诸多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而其卫生环境可谓是首要的,它是班集体共同创造的,同时又关系着且反映出学生最起码的学习生活状态。为此,每一个新班级、每一个新学期甚至每一个星期的开始,班级管理都首先从卫生环境入手,努力创设一个窗明几净的卫生环境,也是基本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卫生环境,给人的感觉是整洁干净、温馨愉悦,一定能够增添学生学习生活的情趣,提升学生作为班集体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参与班级、融入班级的热情,也才更有可能让学生“坐得下来,学得进去”。对班级管理者来说,要创设这样的班级卫生环境。
  首先要在“每一个开始”强化卫生环境的重要性,努力营造“班级属于你我他,卫生环境靠大家”的氛围。每次卫生扫除,班主任都应严格要求实行卫生委员负责制,由卫生委员带领值日生做到“全方位、立体式、高质量、快节奏”地完成卫生扫除任务,并让卫生扫除与定时保洁形成常态化。我认为,班级的卫生环境工作只要能做到事前要求到位、事中责任到位、事后督查到位,其结果就必是水到渠成,至于细节过程,大可不必多虑。
  二、优化静态诗意的文化环境,发展学生健康多样的个性
  古人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作为学生长期学习生活的地方,教室静态文化氛围的布置既要力求积极活泼,更要富有雅趣诗意。班级环境应允许学生展示良好的个性,尤其是班级静态的文化环境本身就是学生个性的集中体现,反过来它也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内部的“静态诗意的文化环境”,对于“发展学生健康多样的个性”意义非凡。为此,班级管理者应坚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在育人,都充满人文气息。鉴于此,需主要抓好:
  1.标语:标语悬挂在前面黑板正上方,内容要醒目,有激励人、催人奋进的感染力。学习如果是航海,学生就是舵手,标语就如同灯塔,能引导并激励学生驶向理想的彼岸。
  2.德育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时刻提醒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寻求真知、学做真人的过程。可将这两句话悬在德育栏两侧,同时在栏目上方配一幅毛笔字——“德润身”和一幅名为“荷风送香气”的“青莲荷花”水彩画(最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如此,德育栏就显得“润物细无声”,且极具诗情画意。
  3.图书角:“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好读明心智,善读正品性”,因此,班级十分注重图书角的完善。墙壁上张贴“嗜书”的名人字画、格言,书架上摆放同学们捐的各类书籍,也可是从图书馆借阅的丰富的图书。图书角有专人做“馆长”,其中的内容不断更新。每天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演讲者就会“展示”在图书角中发掘的“新大陆”。可以说,图书角成了班级内部环境必不可少且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的一项重要内容。
  4.展示栏:这里属于每一个想表现自我、善于表现自我、能够表现自我的人,也属于整个班集体。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德意之作”,或字或画、或诗或文展示在此栏目中,展示栏有专人负责服务管理,定期更新,每周选出“一周之秀”,将此优秀的“展品”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和大家共赏,如此,班主任也就参与其中了。其实班主任在此也是大有可为的。比如,有一次,我班的“画家”展示了一幅“雪中红梅”,不出所料,当周被评为“一周之秀”。当我在班上和大家共同欣赏时,有学生就说:“请老师点评一下吧。”由于我并不懂绘画,难以说出一二,于是到办公室拿来平时练字用的毛笔,提了“红梅傲雪,香雪寻诗”八个字,结果赢得掌声不绝。
  如此,活跃了班级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发展了学生特有的个性。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制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自治的能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和谐、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于班级的常规管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及自主自治的能力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和谐民主健全的制度环境,用优秀的班级制度文化来约束、规范、教育人,是班级环境育人的又一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扮演着既是S0qpdiwlWoXPCsteYUsIVw==制度制定的参与者,又是既成制度的约束对象,还是班级制度的监督者的多重角色。为此要做到:1.开学初,利用班会,组织学生民主选出班委成员,细化工作分工;2.要求班委成员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制定班规班约,包括学习、纪律、卫生、跑操、就寝、集体活动等各方面,力求环节齐全,切实可行;3.在制度执行方面,实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值日班长实行定期竞选制,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班规班约的各项内容得到严格执行,维护班规班约的权威性。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班级的制度环境就能够和谐民主,每个人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同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激发,自治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四、营造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提升学生沟通交际的素养
  心情舒畅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和谐。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认为“与人和”是人间最大的乐事。因而,构建和谐悦人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中心任务。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