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服装表演专业心理辅导课程建设

2011-12-29刘燕

考试周刊 2011年56期

  摘 要: 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一直以来是服装表演专业建设的一项空白,而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作者通过对南通大学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建设服装表演专业的心理辅导课程的问题。
  关键词: 服装表演专业 心理辅导 课程建设
  
  一、研究背景
  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也称形象设计与表演专业,以下简称服装表演专业。服装表演专业心理训练从广义上说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训者的心理和个性施加影响的过程。从狭义上讲是采用特殊手段使受训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1]。我国服装表演专业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适合其社会发展所需的学科体系。但目前在全国大多数学校、机构或模特经纪公司都未能建立对模特心理的专业辅导课程。从高校来看,大多数学校对表演专业学生的心理辅导一般通过职业辅导、大学生心理辅导等大众性公共课来完成,缺乏表演专业心理辅导的特殊针对性。
  心理辅导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是与本专业的特殊性紧密相连的。服装表演专业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学生一边在校学习一边还要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的模特比赛、发布会及时尚活动,来增加经验,提升综合素质,深刻理解服装表演的内涵。这个过程中因提前融入社会而产生的很多心理问题诸如常见的自卑、恐慌、逃避心理;面对奢华时尚和现实朴素生活落差而产生的羡富、仇富及偏激心理;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审美差异中价值观取向的各种道德问题;面对快速成长中的诸多心理考验。在教学中我们看到一些有潜力的学生成功,也看到太多的学生迷茫、放弃甚至堕落。总之,我们必须明白,学生模特的成长环境是复杂的,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他们心理成长帮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在光环照耀下获得健康的心理。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南通大学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41名在校学生,其中男生7名,女生34名,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
  2.研究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41名同学做调查访问,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结果
  图一为入校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特点了解甚少,对未来学习的方向目标也很模糊。他们对表演专业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的准备都不够充分。教学中很多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适应期,从而浪费了有限的职业生涯时间。有些学生甚至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错过培养的黄金时机。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资源的浪费,为人才的甄选和培养增加了难度。
  图二为对本专业学生表演专业学习信心的调查情况。一部分学生在对专业情况和学习目标比较了解的情况下,能较快适应学习环境并且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较自信地学习,相反则学习起来较困难不自信。同时显示参加比赛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自信度影响极大。能有效自我调节,从比赛中找到或提升自信的仅占很小比重,大多数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容易在比赛中受挫。在教学中有的男生还会一蹶不振,从此失去信心。因此比赛的相关心理辅导也体现出其重要性。
  图三为对在校学生目前就业心理的调查情况。就业方向明确且有信心在本专业内从事工作的学生比重较小,大多数人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很迷茫和担忧,很多人对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显得信心不足。而这种自信不足是有其相对持续性的,对于那些从进校就不够自信的学生来说,存在就业期的迷茫和不自信也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从入学开始的心理辅导和一直持续的各项心理辅导,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来说都至关重要。
  四、结论分析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心理因素对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模特的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
  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我认为可初步将服装表演心理的教学辅导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表演学前心理教育。目前国内的服装表演培训机构尤其针对高考的考前培训班非常多,但大多培训班的主要课程都是短短数周从形体、走台、才艺等方面突击教学,根本无暇顾及学生此阶段的心理成长,错过了对表演专业学生最佳的心理成长建设期,往往造成进校后,学生不知如何学起而迷茫,或因误进专业而颓废懊恼,甚至有些学生还受到不良社会氛围的影响而产生偏激情绪。在第一学期主要介绍对服装表演专业特点、学习方法、对象、环境和工作特点。
  (1)未来他们的学习对象和普通学生学习对象的区别及相应学习方法的建立。他们的学习对象是那些最时尚最个性化的人和事物,是动态的、随机的、现实的。不像普通文理科或艺术类学生那样,对象是恒久不变的、是既定有规律又或者和现实生活有着一些距离的。他们学习的对象都是鲜活的,甚至有时活学活用马上在自己身上就实现的。因此需要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发展需要的学习方法,不能只依赖传统的听说读写,更需要培养时尚敏锐度、观察力、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真正懂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需要的付出和积累,不是单纯的理论较量而是全身心的竞技。
  (2)未来他们学习工作环境、研究对象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明白学习研究和真实享受之间的物理和心理差距。学习对象是奢华、时尚、前卫的,但是生活还是普通的,甚至对于学生来讲是质朴的。要懂得平衡台上台下生活的区别,舞台上是珠光宝气的公主,台下就是最朴实善良的学生。对展示奢华、享受奢华、拥有奢华要冷静理智地分析和对待。培养建立懂得平衡各种落差的心理技巧和正确心态,做到客观对待冷静分析,身处喧闹中,心在幽兰里,从而何时都能进退自如。
  (3)要明白自己未来学习方式和普通学生的区别。要明白模特的学习之路是需要强大的毅力和耐心的。不只是坐在教室书写背诵和思考,它是精神和体力双重建设。一方面是在精神上确定好自己的学习心态和方向,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为身体雕塑改造做好基础准备,对于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各种适合自己的形体塑造方式、表演方式也许都是一种创造和个性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气质,从而脱颖而出。
  2.道德心理建设。模特作为一个社会人,行为举止要受到社会的约束。这种约束一方面来自法规、法纪,另一方面则来自不成文的道德规范。由于表演专业的特点,模特要经常抛头露面,为新闻媒体所关注。因此,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模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
  服装表演是一个西方文化主导的行业,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讲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性,他们在最短的时间接触、消化西方的一些文化,这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正在成熟中的他们,如何分辨判断取舍则成为一场重要的人生淘汰赛,有人成功,有人堕落。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并略显幼嫩的他们面对的是最现实最残酷最复杂又最令人羡慕的各种选择,他们内心的各种矛盾需要一个有力的标尺来给予帮助。此时道德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学期进行道德心理建设,在跟进第一学期教学的基础上主要从对学生的正确自我定位出发,教育他们要正确对待名利;对获得名利的各种方式有符合道德规范的判断和取舍;对爱情和物质、名誉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道德要求的思维辨识;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培养美好的情操和修养。
  3.赛事心理辅导。服表专业的比赛独特性在于,它不仅考查选手的专业水平,而且考查心理素质、道德素养、生活能力等综合水平。如今国内的大小模特或选美比赛应接不暇,每天都有冠军、皇后诞生。但是毕竟冠军只有一个,皇后也只有一个,被淘汰的总是大多数。且不同的比赛、不同的规则、不同评判标准、不同的评委,使比赛的结果总是出人意料。很多自信满满的学生可能被一票否决,也可能在A比赛中大获全胜,在B比赛中却惨遭淘汰。案例太多,往往学生比赛回来,有的自己躲起来哭一场,有的内心纠结抑郁,有的颓废甚至放弃……成功的案例一两个,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一般大二是学生表演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往往也是学生参赛最多的学年,因此第三学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赛事心理辅导。从对比赛类型的选择、赛前准备、比赛状态的调整、紧急状况的应对调节到赛后总结分析等。每当一场比赛从开始到结束,都应有相应的辅导。一方面排除学生因参赛而产生的误解和不理智的自卑,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弥补或重建更真实的自信。另一方面做赛后分析,包括赛前准备、比赛状态、获奖选手分析、评委评价等方面,使学生真正从比赛中有所收获更快进步,用最佳的心态对待评判和成绩,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向。除了比赛之外,还有一些面对媒体的大众活动,这其中各种状况都是对学生综合心理素质的考验。
  4.职业心理辅导。服装表演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涉及的就业范围可以说相当广泛。从专业的职业角度来讲,当然每一个走上T台的人都想成为职业模特,但它只是一个梦想能成功走上职业模特道路的人毕竟是少数。从目前国内已毕业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就业来看,其实就业面是相当宽泛的。除了专业直接对口的模特、模特教师、服装设计师之外,还有模特经纪人、时尚节目主持人、时尚编导、健康顾问、营养咨询师、礼仪培训师、化妆造型师、摄影师、色彩搭配师、服装编辑、时尚买手……从第五学期开始就应该着手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首先,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充满信心,疏通就业心理障碍和扩大就业视野;其次,使学生明白宽泛的知识面和基本的必备技能非常重要,要重视表演以外的文化课程尤其技能课程的学习;最后,让学生能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较清晰的定位和认识,并做好相对应的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
  专家学者和广大专业教师应加强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心理的研究和关心,尽早建立起科学系统的针对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以促进更优秀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肖斌,张舰.服装表演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8:89.
  [2]黄甫菊含.时装表演教程.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