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对提高高校健美操课学生运动技能的探讨
2011-12-29张奇
考试周刊 2011年56期
摘 要: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强合作能力的人才,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运用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合作学习应用于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其优势所在。并且通过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因此,建议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合作学习。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课 运动技能 合作学习
1.前言
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着重指出学习过程中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在学校中不能共同做事,一到社会也是不能的。”[1]其实质就是学校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共同生活能力”的培养,即合作精神与合作技能的培养。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四项基本要求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2]。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与合作的社会,我们不仅需要有竞争意识,而且需要有合作精神。合作是人与人之间共同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的出现符合时代的需要。因此,现代和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强合作能力的人才,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未来的社会更需要具备合作能力的人才,但是合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学习,合作教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如何通过参与式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促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在社会合作中培养竞争意识等心理品质,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集互动条件的共同利益与群体智力的合作和情感连锁反应[3]。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运用运动的手段,利用适宜的条件,创造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环境,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或与同伴进行合作学习,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交流与协作意识双重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传统教学的功能主要突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强调课堂组织纪律性和教师的教授方法等。因此,在高校体育课堂中使用合作学习给我国体育新课程实施提出了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法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具有借鉴价值的体育教学方法。
高校的健美操教学特点在于其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主动、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体验身心发展的过程,形成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美操是一项集体性运动,在健美操运动中合作现象到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能在高校健美操选项课中采取合作学习,相信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合作能力。
我们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分析和在健美操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技术技能、学习兴趣、合作能力等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完成健美操教学中的各项任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增强健美操教学效果,同时为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高校健美操选项课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任务和条件,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2007级非体育专业健美操选项课学生中选取两个班为研究对象,每个班30人(女生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一个班为对照班。对实验班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
2.2研究方法
2.2.1访谈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在开此课之前,针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2.2.2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论文30余篇。
2.2.3数理统计法。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2.4问卷调查法。实验前后分别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3.结果与分析
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存在个人差异,但合作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互帮互学,进行技术与情感的互相交流,以便促进学生对健美操运动技能的掌握。为了解合作学习对健美操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对实验前后两班学生的健美操二、三级规定动作分别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同学总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经过一学期健美操学习后,由于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在技术技评分上,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分别提高了5.53分和3.12分,实验班学生成绩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原因如下。
3.1从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分析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和动作协调及完善化阶段[4]。在健美操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小组每位成员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因此在掌握局部动作阶段时由不同的成员负责各自的局部动作;而在每位成员掌握了自己承担的局部动作后,就将进行组合,从而达到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最后由全体组员共同完成动作协调和完善化阶段。由于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而且缺一不可,因此小组成员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使得学生整体表现出对动作的掌握更加完善化。
3.2从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分析
运动技能发展到熟练程度以后会使“人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敏性、正确性与稳定性;动作间能协调一致,有连贯性、整体性与简易性;紧张感逐渐消失,疲劳感也相对降低”[5]。在健美操合作学习的学习小组中,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如示范者、评价者,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练习、讲解、评价技术动作,其合理的方面通过评价者的肯定予以保留,而多余的或错误的动作则被及时纠正,从而能够“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因此,合作学习方法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而不会觉得练习过程过于单调、乏味。
3.3从运动技能学习条件方面分析
同样一批学生学习同样的运动技能,其效果肯定会有不同,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慢。因此,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创造最佳的学习条件[6]。在健美操合作学习小组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优秀的学生要注意帮助落后的学生,落后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使学生之间达到优势互补,各尽其能,从而营造相互学习、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和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和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为大家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4.结论与建议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倾听、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环境;共同的小组目标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互补,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小组利益的共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教学交往的充分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健美操技术技能有着更明显的优势。运用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效率,而且能为学生持续性参加健美操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合作学习对任课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的角色定位,和同学增加交往,才有可能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如指导、建议、提醒、鼓励和赞扬等)和应变能力,在课程设计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因此,建议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14.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
[3]李京诚.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
[4]黄晓灵.白智宏.体育教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5]方熙嫦.提高现代健美操基本技能的教学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
[6]黄希庭.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