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课堂”让高三政治课堂真正“减负增效”

2011-12-29陈慧

考试周刊 2011年68期

  摘 要: 高三政治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中获得有效?这需要教师具备大气度、大智慧,在教学时要学会取舍、敢于割舍,以自己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以及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让课堂返朴归真,让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关键词: 高三政治课堂 简约 减负增效
  
  新课程改革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课堂教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新课程改革提倡课程整合,然而在整合中,却出现了一批“四不像”的课程,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实际效果甚微。我认为,要回归真实课堂,还课堂原汁原味,必须建立简约的课堂。何谓政治教学简约化?简约化的政治教学要求课堂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语言表达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确妙用,使课堂更为简洁、清晰、流畅、深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
  自江苏省高考制度改革以来,选修科目的政治课进入了一个相当尴尬的阶段,不能抢占学生学习语数外的时间,力争与学生语数外成绩匹配,所以,高三学生用来复习政治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中获得有效?这需要教师具备大气度、大智慧,在教学时学会取舍、敢于割舍,以自己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以及对教学生活、时政热点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让课堂返朴归真,让教学简约而不简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减负”。
  我认为,简约化教学要求我们以学定教,精确把握,精巧设计,精当表达,具体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简约——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首先,每位高三政治教师都要认真研读当年的高考说明,明确哪些知识点比如必修1中的“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经济成分”,必修4中“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等,选修3中的“美国政党的特征”等内容,已被排除出今年命题范围。既然已经明确不考,就不应再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这是简约教学内容必须做的第一步。
  简约教学内容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提炼教学主干脉络,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条理化。
  我在复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时,发现教材在这一单元中,出现了很多学生不太熟悉的词:当代中国文化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大众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学生不清楚它们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给复习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我将本单元按课程分成三个部分。
  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当代中国文化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而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旋律(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这个部分中,设置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公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要求,因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和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了前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抓主要矛盾(中心)。
  3.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过程要思路清晰,要点简洁,目标明确,扣紧“主线”。所谓“主线”,就是教学的重点和主干脉络,它是课堂教学的“魂”。“主线”明了,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取舍教学内容就有了目标,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层次就容易变得清晰起来。
  二、教学环节的简约——精致、精要
  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课件的使用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但绝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形态。有些课堂过于追求形式,活动设计繁琐、花哨,给人混乱不堪的感觉,学生则忙碌地跟着老师兜圈子,忽而看视频,忽而转身讨论,应接不暇,为活动而活动,丢失了课堂教学目标本身。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环节、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搞得那么复杂、深奥。教师不妨把课讲得简单一些,留下点空白,让学生自由和发展。因为简单的课堂教学,使情节明快、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讨论,可以避免教师因情节繁杂,造成调控失衡,顾此失彼,可以避免学生因应接不暇而思路混乱,懵懵懂懂。
  我们教研组认为一般复习课分为四个环节:知识点(考点)梳理、易错易混点对比、巩固练习、学生自主复习。做到让学生当堂认识、当堂训练、当堂巩固,并强调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课堂中除却了一切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三、书面训练的简约——精选、精练、精评
  1.精心挑选,选近几年的各省市的高考题,选各兄弟市的高考模拟题,选质量高的题目。选择题可以出难一点,选取思维性比较强的题目。选挑战性比较大的题目,但问答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不要过难,让学生无从下手,而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写出几条相关原理。增强学生的信心尤其重要。
  2.要注意选学生容易做错的知识点。比如,“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3.编制题目所用的时事背景材料要尽可能地新,不要一做题就是奥运会、三聚氰胺。应当使学生在做题时,顺便了解最新的时事。
  4.编制训练题时,题型不一定完全和高考一样,比如:填充、判断改错。这两种题型虽然高考不考,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记水平和思维水平。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这两种题型,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5.练要有评,不是练过就算,而是要讲得精、评得透,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的效果。在综合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答题的规范问题,减少不应有的失分。比如,在做政治生活的题时,一定要找准题目的主体是谁;做主观题时,分析问题考查的范围、主语、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四、教学语言的简约——言简意赅
  1.要精心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要精炼、准确、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精练就是指教学语言要少而精。即要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一语中的,有详有略,详略得体,言简意赅,有的放矢。
  2.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保证传情达意,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课堂语言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要避免言废话和不必要的重复,不要说空话、套话,更不能出现无意义的口头禅。
  3.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展示情感。
  中国当代教育家薛法根说:“简约就是以简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所以,简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法”,而是来源于教者独特的匠心。简约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得深刻认识。只有在简约的课堂中,我们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才能给自己更多的释放,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步骤中解脱出来,才能在课堂中有“闲暇”琢磨学生的所思所想。我们曾为“目标拟定的多维详实、环节预设的精雕细琢、媒体运用的新颖奇特、课堂评价的激情澎湃”而津津乐道。然而,正因为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包容万象、滴水不漏和完美无瑕,使得如今的课堂教学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
  “大道至简”,我认为简约而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应成为每一位高三政治教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陈昌发.简约而不简单[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7,(7).
  [3]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