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信息技术课创新意识培养
2011-12-29张庆
考试周刊 2011年68期
摘 要: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在介绍了创新意识概念、特征的同时,从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质疑欲;体验“成功”激发创作欲四方面就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创新意识 培养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创新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敢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下面我就根据创新意识包含的内容谈谈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困难、问题的办法,才会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到快乐,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学生在学习文字处理过程是比较枯燥的,我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1)制作表格。在学生已经掌握表格制作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化的课程表。学生兴趣大增,通过自己的想象、创新,设计出了不同效果的课程表,其中不乏新颖之作。(2)图文混排。在掌握了图文混排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设计一张自己的名片,学生这次表现得更好了。不少学生设计出了漂亮的名片,有的同学将自己名片设计得非常艺术化。我赞叹了他们独特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当然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兴趣有的浓厚,有的一般,有的还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兴趣还会消失,所以不能把培养和激发分开,需要在激发中继续培养,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失兴趣,就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可能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推陈出新,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如在教给学生“画笔”时,在作业中给他们提出:怎样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问题。学生在掌握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结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的解决方法。美术观念较强的学生,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由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而有的比较投机的学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现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有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发掘富有激发创造性的点滴,并将它有组织地付之于实践,我们就能轻松地点亮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火花。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
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智慧火花的开端,一种新的认识或发明,都跟疑紧密相关。不善于质疑求异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一般不会有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激思,同时教师要善问善导,这样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索真谛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质疑、解疑中寻求真理、掌握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体验“成功”,培养创新思维
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一切的强烈欲望。强烈的创造欲能充满激情、能不言放弃、充满必胜的信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既是对学生的付出予以肯定,又能激励他们继续前进。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握教学难易度,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因材施教,随机调节。如可邀请“成功”的学生来讲解,鼓励“能者为师”,当难度小时,可设置一些“障碍”;当难度过大时,要适当处理,分步进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成功予以期待,当学生失败时,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只有在恰当的、适宜的时机给学生以成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如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名片,并将他们的名片放到校园网上展览,进行适当鼓励的评价。当学生在网上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名片,还有老师同学的点评,都非常激动和高兴。
总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和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学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7.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