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体育参与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12-29郄爱萍袁玉涛张少彬王宁邬海燕
考试周刊 2011年68期
摘 要: 文章对地方农业高校教职工的体育锻炼情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地方农业高校教职工体育人口数量相对较低,建议有关部门建立高校教师健康保障机制,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 体育参与 发展对策
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高校教职工面临着不断升级的工作压力和激烈竞争,如高校扩招使工作量不断增大,评职称需要英语、计算机考核,职称晋升需要一定量的科研论文,这些外界不可控因素引起了高校教职工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教职工的闲暇时间减少,精神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相关资料表明,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人均寿命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不健康,多疾病,即便有“计算机”的头脑,也无法更好地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地方农业高校教职工体育参与特征的调查,旨在了解广大农业院校教职工的体育参与特征,为更好地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研究成果30余篇(著)。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自编体育行为特征调查表,并通过有关专家验证。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为89.3%,其中40岁以上155人,40岁以下113人。
2.2.3数理统计法
所有调查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取相关数据。
2.2.4比较分析法
主要采用统计数据比较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体育参与特征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基本上以1—2次为主,占总数的52.2%(见表1)。50%的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见表2)。75%的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体育锻炼负荷以中等强度以下为主(见表3)。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大多数均参加不同程度的体育锻炼,但离我国“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也低于体育人口的每周3次以上健身频度的要求,可见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够,难以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为散步、乒乓球、健身操、羽毛球、篮球、武术等。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在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中,将散步排在第一位,原因在于散步活动量较小,且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健身操能够使女性保持健康的体质和健美的体形,因此选择女性的人数较多。
表1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
表2 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
3.2影响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体育参与因素
影响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无闲暇时间﹑运动技能差等(见表4)。
表4 影响地方农业院校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地方农业高校教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基本以1-2次为主,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体育锻炼负荷以中等强度以下为主,体育人口数量不足35%。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为散步、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教学科研任务重、无闲暇时间﹑运动技能差、缺乏组织。
4.2建议与对策
4.2.1管理部门应建立高校教师健康保障体系,定期为广大教师做身体检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号召广大教师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运动。
4.2.2定期开展体育锻炼常识及健康知识论坛,提高广大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同时针对教师特点,举办教师喜欢体育项目的专题讲座。
4.2.3建立体育锻炼指导制,部分体育教师或有专项特长的其他教师可担任各院系、机关单位的体育指导教师,加强运动技术的指导工作。
4.2.4建立职工体育锻炼的领导结构,把如何引导广大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加强教职工体育锻炼的管理工作为他们创造必要体育锻炼的条件,使广大教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
4.2.5增加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广大教职工参与趣味性、健身性强的体育活动提供必需的场所并定期进行比赛。
参考文献:
[1]乔培基.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对健康观念的认知程度及健康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08-112.
[2]冯守东等.我国知识分子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5)6-9.
[3]苏静等.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3,(5):27-29.
[4]何福根.知识分子健身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J].体育学刊,2004,(6):36-38.
[5]田振生等.河北农业大学教职工全民健身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4):27-29.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