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法归类

2011-12-29徐丽

考试周刊 2011年68期

  摘 要: 如何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尽快融入英语课堂中,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便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导入新课 兴趣
  
  常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何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就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尽快融入英语课堂中,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便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中;成功的新课导入还能使学生置身于语境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说英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来谈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在上新课之前把先前学过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以板画、幻灯片等形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师生借助直观教具所提供的情景进行自由交谈。其常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出现,切入新课主题快速高效。如:在教句型“What’s his/her name?”时,老师可事先准备好若干张卡通人物或明星的照片,运用所学的句型看图说话,通过谈论人物的外貌特征,如:He’s tall andstrong.He has short black hair.然后老师用“What’s his/her name?”导入新课。
  这一导入过程注重启发、比较和联想。通过与原有知识的对比,学生能清晰地分辨出新的语言点,从而逐步养成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及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歌曲导入法
  英语歌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轻松欢快的节奏,利用歌曲或音乐来导入新课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法,既能让学生做好上英语课的心理准备,又能让学生从呆板、紧张和单调的学习环境解脱出来,对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组织教学中运用歌曲导入法,能帮助学生复习理解所学知识,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如在教《新标准英语》第二册Module 9 Unit 1 “Happy New Year”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唱英语歌曲“Happy New Year”,由这首歌导入新课。再如学习时间表达法“What time is it?It’s...”,老师可组织学生唱“Ten Little Indian Boys”,由数字导入时间表达法的学习。有许多歌曲如:“In the classroom”,“Colour song”等都是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单词和句型,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们来进行教学。而且音乐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将美育寓于英语教学之中。
  三、复习导入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若是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就要以原有的知识作铺垫。那么对英语的学习,更要注意积累,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可以从复习、提问学过的对话开始,向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要点。如:新标准英语第二册第一模块“What’s your favorite...?”可以利用一张颜色调查表,并运用以前学过的句型“Do you like...(color)?”“Yes,I do.”“No,I don’t.”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调查对某些颜色的好恶;然后,导入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颜色作出正确的选择,教师由此开始讲解新课。这样导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就是在呈现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通过游戏复习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导入新知识能瞬间抓住儿童的心,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如在教玩具单词:doll,car,plane,boat,balloon时我用了猜一猜游戏导入:Christmas is coming.Father Christmas has many gifts to us.Guess,what are they?学生被吊足了胃口,可猜pencil,crayon等,老师通过大口袋一一亮出,一边复习旧知,一边自然导入新词;又如教《新标准英语》第四册第四模块第一单元时,可设计这么一个游戏:老师事先将写有ran,sing,jump,walk,play football,watch TV,swim,draw等单词的字条放在讲台上,然后让学生抽取并表演动作来引出新句型:“What is he/she doing?”当然这些动作都是学生学过,而且是很容易表演的,这样新句型就能成功导出。
  五、谈话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巧妙运用会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创设情境。会话导入的方法如下:
  1.问题导入:问题导入法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适用范围广、应用普遍且操作简便的一种导入法。它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对话导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有计划地与学生进行问答。(I like swimming.I’m going to go swimming this Sunday.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morning?)老师先进行示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很自然地运用并扩展所学的语言知识。如:师生在谈论“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ay do you like?Do you like weekends?What’s your hobby?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师生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课题。师生的真实交流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又为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做好了铺垫。
  六、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是英语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导入新课方法。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的英语对话和课文多出现在一定的情景中。英语教师可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同学们触景生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新知识。如在教学“How much is it?”时,老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商店:桌子看成柜台,并在其上面摆放各种物品,标明价格。学生、老师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这样就能借助直观教具,配合动作、手势和表情等,设计一个买东西的真实情景,使新的内容在真实的情景中表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
  情景导入法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缩短进入语境和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七、图画式导入法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而图画则可以成为沟通两种语言的媒介,它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诉学生老师在讲些什么。如简笔画、卡通画形象直观,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媒体的一种,利用画简笔画、卡通画导入新课可以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自然地迸发出激情的火花,不知不觉跟着老师进入课文的情景。这一导入过程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比较法,学生通过黑板直观、清晰地分辨出本课新的语言项目,培养总结能力和主动思维的习惯,充分体会到“联结知识,温故知新”。又如在教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时,老师可用“There is a house in the picture.Behind the house there is a tree.In the tree there is a bird...”随着老师的讲述、拼贴,一幅优美的图画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种导入式不但容易集中全班的精神,而且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八、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多媒体导入法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导入是指用录像、投影、课件等电教媒体创设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使认知活动与其结合起来。为什么多媒体导入能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青睐呢?因为它有以下三大功效:(1)营造氛围,激发热情。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形象、鲜明的色彩、活泼可爱的动画形象吸引了学生。如在教学“The Bedroom”这课时,一张卡通的bed,一张左右摇摆的desk,一个会说话的lamp,都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耳目一新。这不仅营造了学习氛围,更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2)联系实际,活化内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他们认识世界以直观形态为主。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于一身,它把抽象的语言变成直观具体的形象。这种导入方法不仅能提供规范的语言、语调,还可以提供直接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好的开头,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成功的课堂导入重在吸引,使“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把学生引进课堂情境中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情况,讲究精彩的导入艺术,在课堂的黄金阶段——“导入”这第一环节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赢得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让英语课堂教学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小学英语论文集(第一、二卷).
  [3]小学英语周报(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