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三)

2011-12-29王紫瑶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1年2期

  我几乎是以目瞪口呆的表情接到获奖通知的,我傻傻地笑,像个顽童。转念一想,我确实是个顽童,好像瞎撞了许多年,手持一把无比粗钝的锤子,敲啊敲,终于敲开了一扇门。我看见了光芒,如此刺眼而温和。
  我感谢流传千年的古老文字,感谢她让我的精神世界如此丰富。文字的背后,是诗人展不开的眉宇;那刚劲的横竖撇捺,撑起了多少傲骨!我感谢优秀的作家们,他们的文字如此让我着迷,我经常琢磨他们是如何在数以千万计的文字中偏偏挑选了它们,组合成打动我心弦的作品的。我感谢我的父母,只有他们把我的文章字字视为珍宝,不断激励着我。我感谢我美丽的校园,是她以浓厚的书香气息培养了我,让我具有文学气质。我感谢大赛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发挥。我彷徨,我感觉你们将我这棵小草看成了大树。但我后面的路还很长,我相信自己会长成大树。
  
  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
  这是我一直所想的。
  梦想,只有做梦才敢想,所以我总认为梦想太伟大。相对的,梦想对于现实也就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我们天天过着这样的生活:上课时抬头专注地听,埋头奋力地记笔记;课余时间要写作业,课外补充学习内容;匆忙地赶完作业后却发现因为缺乏锻炼而气喘吁吁地爬不上顶楼;夜晚好不容易睡上床,却突然来了精神,辗转反侧,起身后竞泫然欲泣……
  这便是最朴素的生活,我试着用踏踏实实的心态沉溺其中,直到泡到浑身发胀发麻,就出去狂跑一气,直到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狂莽的呼吸。摔倒在地,然后抬头看看那个遥远的梦想,笑一笑,继续朴素地生活。
  梦想的基础是初衷,而当我胆怯地将梦想定得远远的,然后小心翼翼地向其出发时,初衷却已离我越来越远。有人说,我们要保留年少最纯的初衷。而当我已成少年时,我不知道我是否保留了初衷,因为我确实忘了年少时的初衷是什么,记得的只是年少的我笑容满面地站在时光的阴影中对自己说: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
  记得看过一段话:“我总想用电影装点视觉,用音乐装点心情,用旅途装点青春,用理想装点生命。”可是,我似乎一样也做不到。于是,我以所谓乐观的心态放弃了前三者,全心投入朴素的生活,期待换来最遥远的梦想,装点我的生命。殊不知,我已如书中所说:忙得丢掉了灵魂。失了灵魂,何来梦想?
  我迷惘了。
  那天,我起了个大早,放弃一星期只一次的懒觉机会,只为出门抢一个影影绰绰的早晨。
  天气微凉,开鼻张口清清爽爽,却也有些凉。我走在无人的街道上。任时光从肩上流下,也并不感到寂寞。卖早点的大爷骑车路过,车铃清脆的响声伴着阳光从树梢潺潺流下。好一派静谧、祥和的气氛!
  突然,我看见了这样一幅画面:一株矮小的树上缠着一张细细密密的蜘蛛网,网上,一只白蝴蝶被粘住了。它挣扎着,企图逃离这张网。许久。它依然没有放弃,但情况却没有一点好转。它扑腾着翅膀,蝶粉纷飞。蜘蛛缓缓地向它逼近,似乎认定它不会挣脱出去。我很难过,希望它能逃离,即使心底已有一股湿冷的忧伤蔓延开来。突然,蝴蝶在蜘蛛即将碰到自己的那一刻,猛地一拍翅膀,挣脱了蛛网,然后飞走了,越飞越高……
  我顿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心境如同那只蝴蝶飞往的地方,变得开阔。我的喜悦溢于言表,像是实现了一个梦想。想到这,我被自己所想的惊到了。我确实实现了一个梦想呀!我希望它逃出去,而我所希望的实现了!
  是呀,并不是我将梦想的意义变得太渺小,而是我们往往将梦想太夸大了。所谓梦想,充其量不过是心中所想的实现了,而其区别则在于所想的是什么以及实现所花的时间。
  我想到了书中的一句话:人生啊,只要尝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写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擦肩而过,也就够了。其中的韵味美得让我感到温暖,而其意义却远不止字面上的那样简单。我是否可以暂且理解为“生命能拥有许多个小梦想,也就够了”?那么今天。我圆了一个小小的梦。
  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这个“遥远”,是否可以理解为“无数个小梦想连接成串,变成了未来的大的梦想”?
  今天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今天便是我梦想未来的开始。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富于优秀哲思的散文。文章穿插叙述了一个小故事——蝴蝶挣脱蛛网的小故事,一个让作者自己感动、产生顿悟的小故事。说是穿插,因为无论在此故事前还是故事后,都有许多关于“梦想”与“生活”、“遥远”与“朴素”关系的阐述和分析,或者是作者自己关于这些关系的认识、理解的变化过程的陈述。
  故事的描述有生趣,主题的阐述有深度,叙事和论理的穿插比较合理。也正因此,理性、哲思、思辨,获得了最佳的表达和实现,成为本文的特色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