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中国电影的卖场
2011-12-29罗拉
综艺报 2011年9期
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人整体认知的改变,是以获奖为荣到票房为王的根本转变,是产业观念的改变。
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如期举办。电影节总监迪耶里·弗雷茂抱怨中国电影人报送的选片数量很有限,积极性不高。其实,这种现象也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电影人对国际三大电影节的态度变化——从之前的趋之若鹜,到如今的从容淡定,甚至有些漠不关心。不要说报名没有以前那样踊跃,即便报名,也不像过去那样迫切期待电影节的艺术认定,而是为了在中国电影市场卖个好票房做些暖身活动。如今戛纳电影节在中国电影人眼里,多多少少有些电影卖场的意思。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中国人感兴趣的可能是杜琪峰和施南生成为评委,以及范冰冰走红毯时的中国红礼服,以及唯一入围展映环节的《武侠》。除此之外就是《龙门飞甲》《大闹天宫》等诸多国产影片的大声吆喝。其实这种以市场为目的亮相戛纳的做法,早在2005年陈凯歌的《无极》就开始了。
这次有媒体问施南生,为什么近几年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作为越来越小?她很淡定地回应:一种电影风格的开端,或者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总是容易受人注意的。而现在的中国电影已经融入国际电影的范畴,不是那个浪潮兴起的时代,如此表现不足为奇。
也许这种过于官方的回答让人不太“解气”。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电影业开始从感性的艺术创作发展到理性的产业操作,三大电影节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工具而非艺术的终极目的。
事实上,三大电影节无论如何标榜自己对艺术创新的作用,其结构依然是一个产品博览会:首要任务是市场交易,其次是为获得交易应该做的评选和展示。只不过,在过去的年代里,中国电影人把评选展示放在最神圣的位置,而核心的交易则变得无足轻重。现如今的这种改变,是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人整体认知的改变,是以获奖为荣到票房为王的根本转变,是产业观念的改变。与迪耶里·弗雷茂先生相反,我认为中国电影人的这种表现比以往更加积极。
现在的中国电影并不成熟,但这并不影响整个电影业的变革和进步。核心观念的改变,会促使电影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当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高调亮相戛纳期待斩获金棕榈,但国内票房一败涂地。去年,姜文凭《让子弹飞》“站着把钱赚了”。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已经不需要在别人的游戏规则里,通过得到垂青扬名立万获得成功,而是真正建立起了自身的价值体系,在自己舞台上跳舞。有13亿人口,有世界第二大的市场,中国电影的舞台何其广大。这是一个令世人垂涎的舞台,我们更要严阵以待,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