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的潜在危机

2011-12-29列孚

综艺报 2011年11期

  过犹不及,心态浮躁,市场如是,电影创作制作如是,观众亦如是。这个时候,泼泼冷水,未尝不可。
  
  最近,中国电影业界的“南北两军”(广州的赵军和北京的高军)均指出,2011年是中国电影的关键年,电影业危机四伏:票房只旺节假日,市场缺乏常态化规律;资本盲目进入市场,电影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持续发展眼光和策略;人才匮乏,真正电影职业经理人凤毛麟角;院线和影院票房在增长,利润却在降低⋯⋯
  笔者多年前曾指出,“大片”一词的始作俑者将贻害中国电影,而所谓“五星级影院”更会制造电影市场的浮躁化和畸型竞争;高票价策略依赖“团购”造成的“抢票”假象越演越烈。如今,暗潮开始涌动,随之形成的恶浪将扑面而来。
  所谓的“大片”,一度甚嚣尘上,以至于观众们养成了非“大片”不看的习惯。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内地电影人对商业娱乐电影,即类型影片过于陌生。在面对内地电影转型过渡期,一旦遇到某部或者某类影片票房爆冷,便陷入盲目兴奋状态。中国内地的电影本来就属改革开放较为迟缓的行业之一,电影市场长期萎缩。一直到2002年,《英雄》突然出现,大家方猛然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市场,而且是一个潜力无可匹敌的巨大市场。于是,国产“大片”随之纷至踏来。
  这之后,院线制、“五星级”影院、高票价等齐涌现,特别是内地影院的票价之高,连来自香港的观众也为之却步——即使平均月薪是内地京沪穗一线城市白领平均月薪的三四倍,香港一张电影票比内地还要便宜近20%!在内地看一场电影,已近乎奢侈化消费。
  “大片”和高票价,以及扎堆在重要档期所堆砌出来的高票房一而再地营造出国产片市场的繁荣假象,并持续近10年时间。有人形容,这是中国内地电影的“黄金十年”——香港电影在经历过“辉煌的黄金十年”后便告式微,如今跌入低谷。
  盛极而衰是任何行业都难以避免的规律。当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平均每年以双位数迅猛增长之时,也是该拉响警报的时候。
  怎么办?
  该有个冷静期了。这个时候应当将精力集中在制作电影精品上,比如进行创作指引和人力资源方面的长期培养等。所谓创作指引是指如何进入立法程序以及如何建立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范畴法定准则;人力资源的长期培养,是按市场规律和产业所需求挖掘和培训人才,并要以战略高度来重视这一问题。与此同时也应当建立非单一化院线市场,改变事实上“全国一个院线公司”现象。
  特别是后者,只有院线出现差异化经营,方可能出现正常竞争,而非 “大片”一到全国银幕一个样;而针对所谓的艺术片,始终没有专门的院线接纳。这是因为中国内地远远还没有真正的电影文化氛围,影院经理们只讲票房效益。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前述不良结果。
  说中国电影危机四伏,并非危言耸听。过犹不及,心态浮躁,市场如是,电影创作制作如是,观众亦如是。这个时候,泼泼冷水,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