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梦想

2011-12-29陈晶晶

综艺报 2011年17期


  “把综艺和公益相结合,以新闻的视角,公益的灵魂,综艺的包装来做节目。”
  《中国梦想秀》的第一集,舞台上,当浙江交响乐团低沉而深情的配乐响起,被誉为“沙井盖帕瓦罗蒂”的邢健敏,终于因为能和自己的偶像、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同唱《今夜无法入眠》,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与此同时,在浙江广电大楼的机房里,紧紧盯着屏幕的俞杭英也止不住眼泪滑落。作为《中国梦想秀》的总制片人,尽管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一场景,但俞杭英仍然被舞台上的情绪感动着。从筹备这个节目开始,她一直悬着的心也终在此刻得以放下。做过多档综艺节目的她相信“能让主创人员也数次被打动的节目”就是一个好节目,“那个时候我们才觉得,这个节目是可以立起来的”。
  
  梦想的“4S”标准
  在浙江卫视看来,周六晚间时段的新一波电视综艺大战,自去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起,又在今年浙江卫视的高调参与下再起话题。“此前《快乐蓝天下》已经为该时段做了很好的预热,而从4月2日开始,《中国梦想秀》则把这场综艺大战推到高潮。”浙江卫视副总监杜日方表示。面对湖南卫视的王牌栏目《快乐大本营》的青春无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攻城略地,浙江卫视选择了颇具“主流价值意味”的梦想牌。很快,节目收视一路飘红,迅速跻身全国同时段节目前三甲。
  平民梦想实现高调传播,核心是什么?
  俞杭英解释道:“我们有一个口号,叫‘不必是达人’,这也是对梦想委托者的标准界定——不论身份,无论年龄。”但在舞台表现上,浙江卫视选择梦想委托者时仍然有个“4S原则”。第一个“S”是才艺,要求委托者自身拥有舞台梦,愿意秀出来;第二个“S”是故事,他要有让观众认为值得为其圆梦的经历,以情动人;第三个“S”是明星,也就是明星的匹配性和操作性;第四个“S”是惊喜,在圆梦过程中层层铺垫,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俞杭英表示,能达到4个S是比较完美的,但往往符合其中三项亦可,比如跳迈克尔.杰克逊舞蹈的保洁叔,本身故事呈现就非常好,就不一定需要明星助阵;再比如因为一首歌而千里相聚的残疾人情侣,虽然无法展现才艺,却以故事打动了万千观众。
  
  如何用好名人
  《中国梦想秀》既有普通百姓的梦想展示,也有助人圆梦的明星嘉宾参与。杜日方认为,这个平台的搭建令其拥有了不同于其他平民节目的特点——“公益性”和“多元化”。“《中国梦想秀》的参与者不为比赛而来,明星们对他们的帮助也并非物质上的给予。”这种特殊的精神慈善或许正是节目最大的看点。
  “为平民圆梦不应是一个栏目或者一个电视台的个体行为,而应是全社会的行为。”杜日方表示,所以浙江卫视邀请了各方力量加入梦想秀阵营,不仅仅是娱乐明星,还有作家、经纪人、制片人、上市企业的老总等,组成多达百人的名人团。“这些名人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现在是他们反馈社会,出力为普通人圆梦的时候了。在节目中,电视台只是一个媒介,最终目的是呼唤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团结起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让社会更加和谐。”
  在通常情况下,节目组会根据普通人的梦想去寻找明星协助,但有时,明星们也会因为被节目的公益性打动而主动要求参与,这个时候节目组就会根据明星的个人特点“反过来找故事”。比如,章子怡曾经学过舞蹈,所以她协助完成的两个圆梦故事都与舞蹈有关。
  寻找模式的价值观
  “最开始推这个节目时,说实话我们还是有一些犹豫。”俞杭英说,台里的大部分人对于这种节目能引起多高的关注度并不是很确定。“现在大家可能谈论房子、车子、票子更多一些,而梦想是一个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究竟能不能引起现在观众的共鸣,我们没有太大把握。”
  《中国梦想秀》节目模式购买自英国周六晚黄金档冠军节目《就在今夜》,节目的推出也恰逢浙江卫视“中国蓝”推出三周年。“我们一直在考虑,找到一个跟时代脉搏接近的综艺节目的样式。”俞杭英表示。在“中国蓝”发展的三年时间里,浙江卫视做了很多综艺节目,也不断寻找着能击中社会关注点的话题。今年,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在卫视品牌打造上提出了“顶层设计”的理念,“也就是把综艺和公益相结合,以新闻的视角,公益的灵魂,综艺的包装来做节目。”俞杭英说,正是以此为指导,大家得以在众多节目模式中发掘到《就在今夜》,这个娱乐节目里富含着公益、人文元素。俞杭英认为,它不仅跟浙江卫视此时发展的大背景相契合,同时“浙江卫视向来有人文情结”。
  果然,夏陈安很快为这个节目拍了板,并配套了“所有资源”。
  
  本土化改造
  和英国的原版节目《就在今夜》的主旨相同,《中国梦想秀》表达的也是“困境中的坚持”,以及“对梦想不放弃”的精神。“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是有些区别。”俞杭英说,国外的原版节目节奏更快,本土化后的《中国梦想秀》“带给观众的感动更多一些”。在俞杭英看来,这和中国观众的审美与观看心理有着极大关系。
  “英国制片人到中国来考察的时候,也跟我聊过这个话题。”俞杭英说,他非常纳闷,为什么台上台下有这么多哭的镜头,“可能这就是中国人太久违了的情绪吧。”俞杭英认为,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欧美国家的人更洒脱,更愿意为梦想而活,而中国人却不太容易“放下”,不太坚持生活中看似不重要但其实很关乎内心的东西,比如唱歌、跳舞,“当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却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时,是会被触动的。”
  因此,在节目的本土化方面,节目组非常注重对中国观众心理的把握,更加着力于对故事层层递进的铺垫,“原版介绍人物背景的VCR很快,几十秒就过完了,告诉观众这个人是谁,来这里做什么,而我们则做足‘惊喜文章’,展开情感的勾连。原版的节目可能在才艺表演完就结束,而我们则在表演之后还有一大堆故事要讲述,有悬念要揭晓。”俞杭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