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外语片选秀
2011-12-29马巍
综艺报 2011年19期
十月旅行一趟回来,发现电影圈发生的事还挺不少,比如各国都已经忙不迭地把争夺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片子选出来了。现在就来讨论谁能跻身提名并最终夺奖,还为时太早,不过看看各国选片的思路还是挺有趣的。
华语三地今年的选片不出意料,内地老红人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台湾新红人魏德胜的《赛德克巴莱》都是两地今年最重头的项目。老谋子之前已有5次冲奥纪录,个人感觉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不过这两部电影主流大片相太足,而奥斯卡向来不喜欢大制作的外语片,正如其一向排斥好莱坞大片。此外,选择根植于本国文化、历史的独特题材其实也是各国选片的一个传统思路,比如韩国提交的《高地战》是以朝鲜战争为背景,泰国选送的《面具舞者》主打当地的戏剧文化。
这两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正在力图走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阴影,有点自己选秀的意思,口味明显不偏爱宏大叙事,却比较注重温情、家庭等传统领域,因此选送作品的动人程度远比理性深度重要。例如上届最佳外语片《更好的世界》,去年阿根廷的《谜一样的双眼》更是毫无天理地击败了《白丝带》,2009年的《入殓师》也是个温吞夺魁的典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今年香港选送的《桃姐》还是更对路些。其实奥斯卡的品位相当保守,向来看不得太出格的,上届日本选送的《告白》在北美电影界颇有反响,但最终却因题材太暴戾未能跻身提名,于是今年日本就送了部老导演新藤兼人的《一封明信片》,一打敬老牌,二来又是从普通家庭的视角出发宣扬反战——明显是学乖了。
当然,有时候想太多规则潜规则什么的也没用,出奇制胜,倒更有可能给评委留下印象。德国今年选送的是维姆·文德斯的3D纪录片《皮娜》(Pina),就是一部很有新意的小作品。今年在上海电影节看过该片之后就和朋友聊:这是一部对传统电影语言有所革新的电影,尤其是3D技术的使用带来的景深无限放大,导演似乎把画面焦点的选择权交还给了观众。
再说,奥斯卡毕竟是少数影片之间的游戏,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选片其实都是走过场,冲奖的考虑或许还在其次。2002年阿尔莫多瓦的《对她说》风头无两,但西班牙却坚持选送了新人阿拉诺亚的《阳光下的星期一》——因为老阿之前已得过奥斯卡,重复镀金毫无意义。很多国家其实都在借奥斯卡的舞台推广本地新人,比如今年新加坡就选送了新导演邱金海的动画传记电影《辰巳》。
另一方面,最佳外语片的选手毕竟是由各国电影管理机构负责选送的,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强调相对比较官方的审美价值观。俄罗斯今年就没有选择刚刚在威尼斯摘得金狮大奖的《浮士德》,而是送去了一部在国内被视为主旋律商业片、且保受非议的《毒太阳2:堡垒》。想当年《毒太阳》一举折桂奥斯卡,并奠定了米哈尔科夫在世界影坛的显赫地位,然而17年后的续作对于这位功勋导演来说,却有点像中国的《无极》之于陈凯歌。不过话说回来,送部通俗、轻松的电影也是一个对头的思路,《浮士德》这样题材厚重的,就算送去了肯定也没戏,你当人家奥斯卡真有多高雅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