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期社会矛盾与媒体的导向
2011-12-29米镝
新闻爱好者 2011年20期
当前,我国既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正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媒体宣传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宣传如何坚持正确导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的问题。
面对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特点,媒体既要宣传民主思想消除社会矛盾,又要宣传用法制手段处理社会矛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社会矛盾构成越来越复杂。从现状看,大致可分为利益冲突型、感情对立型、心理失衡型,还有阶级对抗型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矛盾反映出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参与主体越来越扩大、涉及内容越来越广泛、行为方式越来越激烈、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等方面。因此,媒体宣传要十分讲究政策性和科学性,既要宣传用民主思想有效消除社会矛盾,又要宣传用法制手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
媒体在宣传中要引导各级组织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和民主思想,真正把思考问题、落实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上来。在行使职务、办理政务、处理事务过程中,严格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办事。媒体要特别关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实施过程,对于事前能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使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基础之上;事中能充分吸纳有关方面的代表参与全程管理,进行有效监督;事后又能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接受社会广泛监督的典型,要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对于那些在具体矛盾的处理上,能够采用民主方法解决问题,在矛盾发生的初始阶段,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矛盾调解组织的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矛盾的处理阶段,悉心听取各方意见,事后主动跟踪反馈,让群众拥有更多知情权和话语权的典型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
还应看到,对一些不法行为惩办打击不力,也是助长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对此,媒体要继续宣传那些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机关、法律进社区活动,大力普及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引导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的先进典型和宝贵经验。近年来,一些单位注意运用法律、法规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调处工作,特别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注重通过诉讼、审议、仲裁等手段加以解决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同时,媒体还要宣传依法打击各种邪恶势力的正义之举。支持司法机关对制造和利用群众矛盾闹事、恶意攻击党和政府、扰乱社会秩序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对危及党和国家安全的反动团伙、邪教组织和黑恶势力,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为保护和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面对社会矛盾的性质特点,媒体要宣传倡导用教育引导方式疏导社会矛盾。实践证明,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属于局部范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尽管如此,有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疏导,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导致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非对抗性矛盾演变为对抗性矛盾,局部地区矛盾演变为全局性矛盾,个别行为演变为群体行为,民事纠纷演变为刑事案件,国内问题演变为国际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这些年来,教育乏力是滋生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农村思想教育的苍白乏力,放任自流,导致社会新风得不到弘扬,歪风得不到遏制,社会正气得不到树立,邪气得不到抑止。以致农村中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宗族势力有所抬头,聚众赌博屡禁不止,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邻里纠纷不断增多,社会矛盾潜滋暗长。在城市,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着严重的“不法行政”现象,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有的甚至为了自身利益,变着花样利用公共权力与民争利。“不法行政”行为的存在,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激化了社会矛盾。为此,媒体要通过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新内容、新方法、新成效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学先进,弘扬文明新风,坚持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同时,对“不法行政”等问题要进行有效监督,以党风、政风的好转带动民风、社风的转变。
面向社会矛盾的本质特点,媒体要宣传用发展的办法化解社会矛盾。我国当前出现的社会矛盾是由于整个社会处在转型之中,原有的利益关系格局调整所引发的。从本质上讲,它们都属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的内部矛盾。因此,正确处理当前社会矛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的思路,继续把“蛋糕”做大。发展是当前的第一任务,也是协调和缓解当前各种群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发展是目的,也是手段。发展能促进新利益需求产生,使得原有的利益冲突在新的利益面前消减、弱化,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解,从而避免社会冲突激化,使社会矛盾在发展中缓和,在发展中化解。
媒体宣传要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注意宣传用发展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用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先进经验。在宣传中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如企业改制中的下岗失业职工、城市拆迁中的失房居民、农村征地中的失地农民、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青少年,还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大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村困难群众以及城镇低保职工等。这类人群,可以说在当今整个社会推进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越来越边缘化,弱势群体更加弱化。这一群体既是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根源,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