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奖”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2011-12-29
摄影世界 2011年4期
编者提示:本期月赛主题为民俗节庆。2011年度“尼康奖”月赛,继续以主题形式开展,后续的主题分别如下:五月,大地回春;六月,动物天地;七月,荷花睡莲;八月,民族风情;九月,神州风光;十月,时尚风采;十一月,人物肖像;十二月,街拍纪实。欢迎参赛。‘
姐妹俩闹元宵 *
(河北) 贾敏杰
艳丽的服装和精心的化妆表现出姐妹俩闹元宵的高兴心情和美满的生活状态。
老外喜过中国年 *
郑建华
画面中的生活气氛比较浓厚,但没有充分的元素交待“年”的背景,外国姑娘在画面中也并不突出,因而表现“老外喜过中国年”的立意比较勉强。
报喜 *
(江西)简宏
这是在拉萨八角街抓拍的街景,假日赶集,在城里新买了手机,小姑娘给家里报喜。焦点略虚、主体和主题都不够突出。
四月八之夜 *
(贵州)沈金国
夜间摄影有一定的技巧,闪光灯和背景的控制要恰到好处。背景气氛不错。
侗寨的节日 *
(重庆)唐瑞彬
作者利用虚实对比的方法表现侗族红火赶场的画面,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乡宴 * (尼康D80相机、腾龙17-50镜头、1/800秒、f/5)
(广东)林海涛
民以食为天。农家为喜庆的日子忙碌地准备着独具特色的乡宴。画面非常原生态,如能等待、把握画面或有序、或有趣、或有情的拍摄时机,照片会给人更深的印象。
社火赶场 *
(河北)刘满仓
构图表现了社火赶场的初衷,但画面还需要剪裁。
咱也浪一回 *(尼康D200;17-35mm镜头,f8,1/2000秒)
(辽宁)臧伟德
画面摄于辽宁铁岭秧歌队表演现场,具有民俗特点的演出吸引着观众驻足观看。而秧歌队的横幅倒给画面带来些不必要的宣传味,对整体气氛稍有破坏。
金龙溢彩 *
(重庆)杨毅
从构图到拍摄的瞬间,画面表现金龙溢彩十分到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咬春 *
(安徽)张光照
作者自述在立春日分吃薄饼的“咬春”活动是当地习俗,寓意祈福迎新。如适当进行曝光补偿,可避免背景过亮造成画面中过渡生硬。
选对联 *
(江苏)赵永泉
表现民俗,作者发现了新的拍摄角度,色彩运用在热闹中有淡雅,手法上含蓄且令人回味,颇有中华文化的意蕴。后期处理比较成功。
三环路上的烟花 *
(北京)李刚
夜色中的三环路上烟花怒放,虚实对比烘托场面十分壮观。
双龙浴火闹元宵 *
新三江邹老师
照片以完美的构图、精彩的拍摄瞬间再现了双龙浴火闹元宵的热闹场景。
抢酒庆丰收 *
(福建)姜德胜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俗节庆各有千秋,喜庆场面各具特色。摄影者拍摄时对传统民俗节庆和现代商业作秀应有所区分。
喜庆的风景线 *
(安徽)郑金强
节庆场面多宏大,但作者选取了街头一景,以小见大,散发出城市中的年味和民俗特色。
水上婚礼 *
(广西)滕忠
照片构图简单明了,拍摄瞬间也恰到好处表现出了水上婚礼的喜庆气氛。
千人长桌宴 *
雷公之子
照片题材虽然不新,但是画面的表现具有丰富的民俗特色和节日气氛。
河北姚家峧社火 *(佳能EOS 50D、镜头焦距35毫米,f/13、0.6秒,ISO100)
(河北)孟祥彬
作者表现河北姚家峧社火,表演者的虚化和纯朴的乡村环境,多少传达出一些时光交错之感。不过0.6秒速度下拍出那么大范围的虚化效果,而画面中两位绿衣人却并未虚化,令人不免觉着诡异。
载春归来 *
李国平
画面中色块的运用和布局比较好地体现出作者的创作初衷。
戏到精彩时 *
追光觅影
作者利用长镜头拍摄,抓拍人物的瞬间表情比较自然、精彩。不过此片作为单张照片,只见观众而不见其欢笑的对象,反映民俗节庆主题似乎略有牵强。
童趣 *
(湖北) 陈凤林
放鞭炮是春节里孩子们最快乐的活动,戴着面具放炮的场景还真不多见。画面色彩亮丽,喜气盎然。
女腰鼓手过大年巡游中失足 *
(海南)蒋聚荣
在陕西安塞过大年巡游的喜庆场面中,照片记录了女腰鼓手失足摔倒的瞬间。照片的色彩对比和表演者摔倒的瞬间,似乎在提示我们思考:民俗活动在现代社区的背景下将何去何从?
正月里来闹新春 *
(天津)赵惠祥
正月里腰鼓手闹新春演出的一瞬,从背景观众可以看出其场面之大、气氛之热烈。
土家姑娘 *
(湖北)龙建军
婚庆大典上,土家姑娘身着盛装,踩着旱船为乡亲表演。构图主体突出,人物神态和服饰细节均把握很好。
马社火闹春 *
(陕西)陈玉庆
透过初春的山间雪路,传达百姓闹春的气息,富有民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