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儿子想自杀
2011-12-29段鑫星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1年4期
段老师:
我们家境一般,所以对儿子的期望很高,要求他在学习上一定要名列全班前三名。在小学阶段他能达到这个要求,但上中学后就做不到了。我无意中在他的日记本里发现这样一段话:“学习太辛苦,没有意思,我很讨厌父母,我想自杀。”这些话看得我们触目惊心。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请帮帮我。—读者落泪的父亲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背负着一个家庭的期望,正如背着百斤石头登山的行者,何以走得轻松?
如果想帮孩子走出困境,家长可以这么做:
1.慢慢降低与放下期待,与孩子共同成长。当孩子成绩没有获得三甲时,父母可以这样说:“儿子,成绩并不那么重要,我们看到了你的努力,只要你快乐上进、健康成长,父母就非常开心。”充满爱意而温暖的话语会帮助孩子看到自己被接纳,绝不能说让孩子产生消极心理暗示的话。
2.从关注成绩到关注变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学习时发生了什么,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并与孩子仔细分析每一门功课的情况。分析之后制定学习上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关注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自然就会学习得更有动力。
3.允许孩子随意表露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在充满爱的家庭中,情感表达是顺畅而自由的,当家长了解到孩子内心的情绪时,要成为孩子的发现者、探索者,如“爸妈都看到了学习数学的辛苦,好心疼你”这样的话,同时鼓励“我们的儿子是一个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孩子,我们为你骄傲”等。
特别提醒父母,与孩子讨论生死是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家庭中要进行积极的生命观教育,如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其次,与孩子建立亲密的爱的联结,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第三,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如学校状况、孩子的友伴等。
著名心理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师,“盛心阳光”EAP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