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2011-12-29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1年9期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企图消灭东晋,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以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晋军利用苻坚求胜心切的心理,设计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
苻坚得知兵败,大惊失色,马上和部下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整齐。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十分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走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
秦军在溃逃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上来了,于是溃不成军,大败而归。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风声鹤唳: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成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
失措,神经极度紧张。唳:鸟叫。
草木皆兵: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