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孩子面对面

2011-12-29张之路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1年9期

  附:张之路作品选读
  经常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课,在给同学们开始讲座之前,我总要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名字叫《给个萝卜吃吃》。
  有一天,兔子来到菜市场,对一个卖菜的说:“给个萝卜吃吃!”
  卖菜的说:“不给——”
  第二天,兔子又来了,对卖菜的说:“给个萝卜吃吃!”
  卖菜的说:“不给——”
  第三天,兔子又来了,对卖菜的说:“给个萝卜吃吃!”
  卖菜的生气了,对兔子说:“兔子,我警告你,如果明天你再来的话,我就用剪刀把你的耳朵剪下来——”
  ’
  第四天,兔子又来了,对卖菜的说:“请问,有剪刀吗?”卖菜的说:“没有剪刀……”兔子说:“那好,给个萝卜吃吃!”
  
  黑心所以黑毛的兔子
  
  那天是在一个礼堂里,大约有三四百个小学生听我讲座。前面有个摄像机,校长告诉我,其他的同学都在教室看直播。我暗暗高兴,这种讲课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如果现场学生太多,尤其是小学生,会场的秩序就会多少有些问题。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太长,他们很容易被你讲课的内容激发得兴奋起来,但你想让他们的兴奋点马上转移,随着你的思路继续前进又不太容易。他们又好像出笼的鸟。那么多同学聚在一起,就像过节,难免交头接耳,至于是议论你讲课的内容,还是说他们以前没有机会说的私事你也不得而知,老师又不能像在教室里巡回在每个人身边那样监督看着……但如果只给在场的学生讲,其他的同学又会有意见……
  我给大家讲完“兔子要萝卜吃”的故事,同学们大声笑了起来。在场的老师和校长也无一例外。他们被这个既非侦破又非魔幻的兔子吸引住了。
  我问大家:“你们说,这只兔子身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呀?”
  同学们照例都很踊跃。有人说,这是一只好吃懒做的兔子;有人说,这是一只油嘴滑舌的兔子;有同学说,这是一只顽强的兔子;有同学说,这是一只黑心的兔子;有同学说,这是一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兔子……
  我最后总结说,大家说得都很对,但是从我刚刚讲过的故事看,这确实是一只执着的兔子,一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兔子……下面我再问第二个问题:大家回答我,这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话音未落,“白色的——”的声音响彻礼堂。
  “白色的——”呼声刚刚落地,稍小一些“黑色的——”声音又响成一片。接下来,“花的”“黑白的”“就像兔巴哥那样黑白相间的”零星的答案传入我的耳朵。我只好举起手让同学们安静下来。我看出来,这是一个思维氛围很活跃的学校,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势和内容都让人感到高兴和欣慰。
  当我问道:我刚才讲过兔子是什么颜色吗?会场一下子安静了。接着便是“没有讲过”的回答。大家都是凭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问那个回答兔子是黑色的同学:你为什么说兔子是黑色的?
  他回答说:这只兔子很黑心,因为黑心,所以它的毛也是黑的。
  会场里已经有许多人窃窃地笑了起来。我对这个答案也感到吃惊,也不由得笑了。
  我说:你这个答案很有意思,心是黑的,毛就是黑的。如果这样,我们以后抓坏人就容易了。走到大街上,看谁的皮肤黑,谁就是黑心——谁就是坏人!
  大家笑了起来。那个同学的表情不免有些沮丧。
  但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个答案也是非常可贵的。于是我接着说:可谁能说这个答案是错的呢?没有错!因为这个同学按照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就这样想的,他有他自己的逻辑!你没有理由说他是错的。我们应该欢迎和鼓励那些标新立异的答案。尤其是你们这个年龄,大家应该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考来回答问题!众口一词倒反而是不正常的……来,我们也给这个同学鼓鼓掌。
  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我不知道这掌声是机械的,出自我的号召,还是孩子们理解了我的话。那一刻,我看见那个同学紧紧抿着嘴唇,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给个萝卜吃吃
  
  有一次我正在一所学校的大教室里给同学们签名。耳边响起一个声音:“张伯伯——”
  我抬起头,一个小男孩站在我的身后,我问他有什么事情。
  他说:“我的钱不够。”
  我说:“你差多少钱?”
  他说不知道。
  我让他去问卖书的人差多少钱然后告诉我。
  小男孩点点头走了。
  大约过了10分钟,小男孩又来了:“张伯伯——”
  我问他:“差多少钱?”
  小男孩说:“我的钱不够。”
  我有些奇怪,“我刚才不是让你问他们差多少钱吗?”这一刻我发现小男孩有些木讷。我又加了一句:“赶快去问。差多少钱,我给你补上。”
  小男孩点点头又走了。
  过了10分钟,小男孩又回来了,站在我身边。
  我主动问他:“问了吗?差多少钱?”
  小男孩喃喃地又说:“我的钱不够。”
  我又好气又好笑,不禁想起了我给他们讲的那个“给个萝卜吃吃”当中的小兔子。我转过身来面对他说:“这样,你到底有多少钱,给我看看。”他愣了一下然后指指旁边,我发现在他的身边多了一个和他一般高的小女孩。小女孩一只手紧紧地攥成拳头。
  “你们是一家人吗?”
  他们一起摇摇头。
  我有些疑惑,不知道他为什么又叫来一个小女孩。我笑着问:“你买书,她付钱吗?”
  他们都不说话。
  我问小女孩:“我看看你的钱好吗?”
  小女孩伸开手,手掌里是一张揉皱了的5角钱纸币和一个1元钱的硬币。那一刻我的心酸了一下。我说:“你把钱收好,我送你们每个人一本书。你们要什么书?”
  男孩和女孩都要《乌龟也上网》。我说你们要不一样的好吗,这样还可以互相交换着看。他们点点头。
  我为他们签上名字,他们高兴地走了。没有想到,过了10分钟,小男孩又站在我的身后:“张伯伯——”
  那一瞬间,我简直觉得我讲的那个执着的兔子变成一个小男孩到这里显灵来了,太不可思议了!
  “怎么回事?”我问。
  “我的书丢了……”
  “丢了?才10分钟就丢了?丢在什么地方了?”
  “丢在垃圾桶了!”
  真是匪夷所思,怎么会丢到垃圾桶了?我开始怀疑这个孩子的智商有问题。“什么样的垃圾桶?够不出来吗?”
  “我的手够不着。”小男孩回答。
  我对一位书店的小伙子说:“麻烦你跟着这位同学去看看好吗?”
  过了10分钟,书店的小伙子回来了。他告诉我,刚才小男孩上楼的时候,拿着书一边走一边在扶手上拍,一不小心书掉到了下面一层,下面一层的楼梯拐角有个木挡板,人走不过去。孩子小够不着,他伸手给够出来了。
  “垃圾桶是怎么回事?”
  “没有看见什么垃圾桶。”
  事后,这个男孩的班主任告诉我,这个男孩的家长都是医务工作者,平时顾不上这个孩子,孩子学习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给人的感觉有些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只要有一本书,这个孩子会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坐上半天……
  我觉得自己那天做得很对,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应该体谅、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