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上的抽签表演
2011-12-29陶德智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1年10期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去写活人物,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怎样引导孩子观察、摹写呢?我试图通过多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让孩子们在写作中使用,可孩子们写出来的人物如在画中,虽然漂亮却呆板,没有一点活力;我试图通过阅读名家名篇的相关章节,让孩子们模仿,可孩子们认为那离他们太遥远,实用性不强……
有一天,我路过校门口,看见城管在取缔非法抽奖活动,我在心里暗笑这抽奖有什么好玩的,可身边看热闹的孩子们却津津乐道。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我在课堂上也来个抽签表演,孩子们有了兴趣和激情,写起作文来或许会生动得多。
于是我回到办公室,把一张A4纸裁成扑克牌大小的纸片,分别写上“走模特步”“唱首歌”“做鬼脸”“跳个舞”……作文课上,我高兴地向同学们说:“今天,我们不忙写作文,先玩个抽签的游戏!”我把这些“签”拿了出来,张鑫看到了,大声地说:“陶老师,我先抽,好吗?”其他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喊:“张鑫的手气太好了,抽奖一抽一个准。”我示意大家不要喧哗,平静地说:“咱们事先来个约定,抽到签上的节目,必须得表演,不许耍赖!”“好!”大家都鼓起掌来。
张鑫走上讲台,对着签左看看右瞧瞧,转过身子,双手在胸前呈交叉状,“我抽上面第二张。”
“田嘉琪,你是班长,你来公布张鑫要表演的节目名称。”
“走模特步!”
“噢……”有的孩子还发出了尖叫。
“不就是走模特步嘛,小菜一碟。”
在节拍声中,张鑫双手搭在腰上,扭着屁股,面带微笑,学着猫步,优雅地秀了一把。
“好,再来一个!”
我看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准备换一个同学再表演,可这时张鑫说话了:“陶老师,光说不练假把式……”你别说,她学笑星的口气还真像。“你也得给我们表演一个,大家说对不对呀?”7Alc4dCy6xTEMsrXe/NDBftZe2paO1GUUhXHkxvSYiI=
“陶老师,来一个,陶老师,来一个。”
说实在的,这可是我始料不及的。
“可以,谁怕谁呀!但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大家要根据表演的过程,写一篇好作文。”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张鑫你为陶老师抽一个吧,最好让陶老师唱首歌。”连平时最不爱说话,口语交际时脸憋得通红的徐嘉遥也站起身来冲我“发难”。
“行啊,老师还怕你们不成!”我也玩笑着和他们较起了真。
张鑫在同学们的呐喊声中果真抽到了“唱首歌”,我假装急得直做鬼脸,接过刘秋实用书卷成的“话筒”,款款走到教室中间,用浑厚的男中音朗声说道:“歌迷朋友们好,今天我给大家演唱一首《荷塘月色》,希望你们能喜欢,也希望会唱的朋友和我一起走进那美丽醉人的荷塘月色之中。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邪天的作文收上来以后,我连夜批改,激动得一宿没睡。在以后的作文课上,我经常和学生“同台演出”,关于学生写作的困惑也随着哈哈笑声“灰飞烟灭”啦!
欲哭无泪的胖老师
徐嘉遥
我们的语文老师陶老师很胖很胖,肚子特别大,像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在我们作文课上抽签表演的节目,非常有趣。
卢军辰迟到了,罚他抽签,结果抽到“幸运星”,他便选陶老师代他“受罚”,没想到陶老师抽到了“抱头下蹲起50次”,陶老师看了看自己的肚子,“绝望”地说:“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老师开始表演了,只见他双手交叉放在脑后,双脚分开。孟一恒笑着说:“老师,脚应该并拢哦。”“对,对,对。”同学们齐声附和,可陶老师却摆摆手,“不应该并拢,不能够并拢。”杨澍抢着说:“我上次受罚时,陶老师,是你要求我两脚并拢的,你不能只要求别人,自己却做不到。”陶老师脸憋得通红,小声说:“并拢不容易做,真的好难,这你是知道的。”
老师蹲下,起立,又蹲下,再起立,开头还比较顺利,一连做了十四个,之后老师连喘粗气,差点跌倒,我们笑得更欢了。
陶老师的脸更红了,像个熟透的大苹果,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不停地流下,只见他气喘吁吁,动作缓慢,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终于,当他蹲下去以后,再也起不来了。我们都跳了起来。
按照游戏规则,老师没有完成任务,还要重新抽签,看到老师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们再一次欢呼,欲知老师抽到什么签,怎样表演的,请看下回分解。
两面不讨好的孟一恒
张旭
“大丰收”啦,有四个同学抽了签,陶老师宣布下一节课就表演,嘿嘿!
最精彩的是潘翔宇表演的“顶书三分钟”,规则是潘翔宇头顶三本书,时间是三分钟,不过,他有三次机会,如果失败了,必须重新抽签。
表演开始了,老师费尽辛苦才找来两本特别厚的书,正准备递给潘翔宇,突然,李照字又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本,潘翔宇“啊”的大叫一声,一脸的惊讶,慢慢蹲下,直呼“我晕”。说归说,演归演,最后,潘翔宇还是无可奈何地顶上了书。十几秒后,班长张鑫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喊:“糟了,糟了!”大家盯着她一头雾水,“还没计时呢!”潘翔宇脸拉得很长,立刻把书拿下来,准备向张鑫开砸。
这一次,潘翔宇把书顶到两分三十七秒时才掉。“唉,真可惜!”“嘻嘻,太好玩了。”
第三次,潘翔宇牢牢地把书放在脑门上,好几个同学不停地引他笑,他刚一张嘴,“哈”字还没出来呢,书就掉了。“让他重抽,重抽!”喊声一片,学习委员盂一恒却偏向潘翔宇,“第一次没计时,不能算,这只是第二次!”潘翔宇大概是想感谢他,一着急,脱口而出的竟是:“妈妈说得对,第一次不能算!”同学们爆出惊天动地的笑声,潘翔宇羞红了脸,站也不是,顶也不是,愣在那儿一言不发。同学们又把话题转到孟一恒耍赖的事上,七嘴八舌地议论,有的说孟一恒太赖了,有的说孟一恒太偏心,还有的说他这样的“好心”肯定没好报。
哼哼,第三次潘翔宇竟然成功了。潘翔宇把书还给孟一恒时,生气地说了声“谢谢”,还举起手在孟一恒的背上重重地打了一下,孟一恒看看我们,又瞅瞅潘翔宇,一脸茫然:“我……你……你……”
唉,孟一恒真是两面不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