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心:《小方》

2011-12-29刘殿学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1年12期

  小主持人:老师,今天你拿的这张图片是位女作家吗?她是谁?
  主讲老师:这位女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她就是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听说过她的名字吗?
  全体同学:没有。
  主讲老师:没听说过她的名字?一定有小朋友读过她的一篇著名儿童小说《小橘灯》。
  小主持人:哦,想起来了,这篇小说我看过,写得可好了。老师,今天就讲这篇小说吗?
  主讲老师:《小橘灯》这篇小说好长,我们今天来讲讲冰心奶奶的另一篇短小说《小方》。这篇小说,冰心奶奶用非常朴素的语言,把一个乡下小保姆写得活灵活现。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运用朴素的语言写人的。
  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回去,可能就不来了。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初中她妈妈死了。后妈不让她继续念书,她爹也叫她下地干活。我听了怪心疼,就托老乡把她带了来,想让她顶我的缺。”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十几岁破衣烂衫的乡下小姑娘,说她叫小方,一推她:“你快见见宋老师。”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躬。
  那时,我还没退休,我女儿小真也刚刚大学毕业,分在中学教书,家中里里外外是得有个人照应,老阿姨走了,有个小姑娘来顶着,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此像有了家的温暖。小真总把穿过的没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一样亲热。每天晚上,小真忙完了,还教她语文、英语,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有些难为情地对我说,有个同乡给她介绍了工作,在一家商店做售货员,有固定工资。我和小真连忙说:“这个,我们为你高兴,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每个星期天,就跟回家一样来我们家,她已经丰满光鲜多了,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漂亮了,我们几乎都不认识她了……
  主讲老师:好,这段精彩的文字欣赏完了,我的问题也出来了。谁说说,冰心奶奶写的这篇小说精彩在哪?
  小主持人:在刻画人物上。
  主讲老师:你说得很对,就是在刻画人物上。我们写作文也常常要写到人,常常要刻画人物形象,可我们刻画人物形象,总要搜肠刮肚地去找形容词,结果,那些形容词越加越不自然,越加越不像要写的那个人。
  小主持人:老师,有时我也有这个毛病,光想找词了,不知道怎样去写人,你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主讲老师:前不久,浙江的一位同学给我发来一篇作文《我的妈妈》,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的妈妈很辛苦,但她每天还是抽出时间来化妆,她的化妆品好多好多!有时简直不知道用哪一种才好。妈妈的衣服也很多,早上上班和中午上班穿的衣服都不一样……
  当然,写妈妈的作文很多,写妈妈的方法也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写人,把人写活。你写美丽的妈妈也好,写朴素的妈妈也好,一定要把妈妈的个性写出来。这个同学把妈妈穿的、戴的、用的化妆品等等,写了一大堆,结果妈妈的形象并不可爱。冰心奶奶写这个小保姆,她没用那么多的词语,同样能把一个乡下女孩写得那么可爱,这就是我们要向冰心奶奶学习的地方。谁说说,小说中哪些地方是冰心奶奶描写人物最精彩的?
  小主持人:小方刚出现的那一段,“从身后拉过一个十几岁破衣烂衫的小姑娘”和中间的“小真总把穿过的没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一样亲热。每天晚上,小真忙完了,还教她语文、英语,鼓励她去考中专”,以及最后的“她已经丰满光鲜多了,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漂亮了,我们都几乎不认识她了……”
  主讲老师:对,小主持人说得非常好。就是这些地方写出了小保姆的形象。而且,冰心奶奶写这些句子时,一点也看不出她是存心去写的,几乎一点痕迹也没有,十分自然,就像平时跟朋友聊天一样。好了,最后给同学们留一道作业题:
  描写人物最重要的手法是什么?把小说中描写小保姆的词句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