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者评论

2011-12-29

财经 2011年22期

  欧元区要有抉择勇气
  (《财经》2011年第21期“欧元去留”)
  摁下葫芦又起瓢,希腊危机未解,葡萄牙又出了问题。欧元的诸种问题,从欧元刚刚诞生时就没有解决,此后每遇风吹草动,都必定闹出点事端来。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影响尚未结束,二次探底或成真的可能,又牵连着让欧洲媒体发出“欧元已死”的声音。《财经》不曾给出如此判断,但欧元区“近亦忧、退亦忧”的窘境,已跃然纸上。
  欧元的问题在于,希腊等国无力自救,而迫于压力,德、法又不想也不能白白施以援手。在推动欧元前进时,双方的矛盾对立,引起了诸种弊端。既已知道了在缺乏政治一体性支持下欧元的运行难以得到保障,既然知道各国都算着小九九,欧元应该借此次危机的推动,做出彻底改革的诸种制度变革。不如此,欧元的问题将永无解决之日。
  北京 刘鹏
  
  打“黑嘴”也要防“黑手”
  (《财经》2011年第21期 “分食‘黑嘴’汪建中”)
  当年股市风云人物,如今沦为阶下之囚,是汪建中这样的弄潮儿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和法治环境不健全使然,其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
  你们的报道最让人震惊的,不是汪建中如何捞钱,而是司法各环节如何借机谋利,这是最可耻不过的“黑吃黑”。的确,资本市场的发展令许多监管不到位,但像汪建中这样的人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因此在对他依法审理时,必须保护其正当权益,而不能由司法系统蚕食被告人的资产和权益。因此在追究“黑嘴”的同时,我们要严防暗处伸来的黑手。
  上海 陈琳
  保障房政府责无旁贷
  (《财经》2011年第21期“‘债’解保障房”)
  保障房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弥合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但自从其推出之日起,就不断有政府部门抱怨资金不足、土地紧张。
  前不久更传出明年将大幅减少保障房建设数量的传闻,如果属实,将是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大倒退。
  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因此保障房的建设和后期管理、维护理应由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承担起来。
  我们的政府并不缺钱,而且保障房大部分是可以卖掉变现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真正需要政府投入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的比例很小,所需资金并不多。保障房建设,政府非不能,实不为也。
  湖北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