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少
2011-12-29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1年7期
由江苏省少工委号召开展的“百万少年争戴‘四好少年’奖章”活动已经进入展评阶段!全省各地少先队员经过认真的自我推荐、互相推荐、各级少先队组织推荐,涌现出了一批在各方面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好少年。
本期“闪闪的红星”栏目将介绍其中部分优秀少年的事迹,一起来看看这些我们身边的“小红犀”吧!
水泥船上的自强少年
居政是苏州市吴江实验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少先队员。
九年前,他随父母踏上吴江这片土地,家就安在一条水泥船上,居住面积只有15平方米。他的父母捕鱼为生,每天凌晨3点就要出港捕鱼,直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对他照顾得很少。但是,懂事的居政努力做到了品学兼优,获得了“吴江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苏州市百名美德好少年”“苏州市少先队形象代表——州州”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居政在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格,无论哪门课都要争取优秀。如果哪次考试失利了,下一次他一定能“扳回来”。班主任徐建林经常说他有“自我修复”能力,简直是个“通才”。
他爱读书,但不死读书。二年级暑假,他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每个小时100元的学费让这个经济拮据的家庭犯了难,辗转反侧一夜后父母咬牙决定让他去学。于是,他们省吃俭用买了一把小提琴,而居政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心意,不但成为学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还总是让他们家那小小的船舱里充满了优美的琴声。2009年,他做家务时产生了灵感,发明了“盖插入两用电水壶”,获得了吴江市第四届科技创新市长奖。
在学校里,他乐于助人,主动帮助同学,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他,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与他商量,一提起居政时都说:“他做事最周全,我们信任他!”
在家里,他是半个当家人。每天,他都做好晚饭静静地等待父母归来,吃完后还要洗碗、洗衣服,为疲惫的父母分担家务。对邻居,他也非常热心。他家附近住着一位胡根龙老爷爷,居政经常会利用空闲时间去帮老人打扫卫生,有时还会为老人做饭、喂鸡,老人非常感动,和他成为了忘年交。
居政的真诚、乐观、努力、顽强使他成为了吴江市少先队员的榜样,2010年,《吴江日报》破天荒地为一个12岁的孩子作了一个整版的影像报道;市实验初中当即同意接收他入学。他将在未来的道路上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小小达尔文
詹志泓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六年级少先队员。
从小,他就喜欢昆虫,常常把虫子捉回家养。一年级时,他读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名著《昆虫记》后,对昆虫更是痴迷得一发不可收拾。他每逢周末就去野外观察、捕捉昆虫,还常常省下零用钱,在网上购买昆虫。孵化昆虫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他就把自家有暖气设备的卫生间当作了昆虫养殖实验室,摆开了几十只填着泥土的盒子,金龟子、螳螂、独角仙……各种各样的昆虫在这里安家、繁殖。各种昆虫对土壤、食物的要求不同,他总是一丝不苟,自己料理。那些爱吃水果的昆虫更是有福气,因为小主人会省下自己的那份水果,给它们加顿“大餐”。
每天回家,志泓不仅要完成学校的功课,还要给他的“宝贝”们换土、喂食,并且认真地作观察记录。他在某网站开了一个“昆虫博客”,短短一年时间就发表了322篇日志。这个网络小天地记录着他养虫的一点一滴,也成为了他与各地“虫友”交流的平台。
以热爱昆虫为出发点,志泓热衷于探索与思考。他发现《昆虫记》里有些地方写得也不全对,比如独角仙最爱吃的并不是蘑菇,而是苹果。他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说:“本来我觉得昆虫的世界已经够大了,可是最近看了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书,发现与千变万化的整个生物界相比,这还只是一个‘小圈子’。”
昆虫让志泓见识到一个新天地,也让他的求知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为灾区同龄人攒一台电脑
于子诚是泰州市鼓楼路小学四(14)中队少先队员。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成为泰州市的援建对象,子诚和伙伴们一起给拱星小学的同学写了慰问信。给他回信的孩子叫张贵勇,从此,两人开始通信,并成为了好朋友。可是,四川太远了,一封信要等好些天,子诚和爸爸就利用假期来到了张贵勇家,亲眼看看他的生活。
张贵勇家在地震中损失巨大,家徒四壁。临别,他们把一块石头摔成两半,每人拿了一半并约定:“当想念对方的时候,就看看这半块石头。”回来的路上,子诚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想真正为伙伴做点什么,最后,他决定凭自己的力量送一台电脑给张贵勇,“他有不会的问题时可以上网查,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沟通更快捷。”
回到家,子诚把平时攒下的压岁钱、零用钱数了数,才1136元,不够买电脑。父母愿意资助他,但他拒绝了,想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个心愿。他做了捐款箱、宣传牌,发动同学上街募捐。“你知道吗,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拱星小学四(2)班,有一群学习成绩优秀却家庭贫困的孩子。我们这次募捐的目的就是想帮他们!”子诚和同学们顺着马路两边的商店兜了一圈又一圈,募捐到了600多元。
省吃俭用到暑假快结束时,子诚凑到了2100多元,离买电脑还有不小的距离。他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分别写信给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咏、某品牌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希望他们能助一臂之力。
不久,子诚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某品牌电脑公司的领导收到信后,非常感动,核实后表示,个人愿意提供捐助。9月15日,一台新款电脑通过特快专递从北京寄出,送到了张贵勇的手中。张贵勇将电脑放在教室里,和全班三十多名同学一起快乐地上网学习。
校园发明家
樊采薇是徐州市铜山小学五(3)中队少先队员。
2010年春节期间,她发现放鞭炮时容易炸到人,很不安全。在老师的辅导下,她发明了“新型安全卫生鞭炮燃放装置”,这个装置由不锈钢网罩和一个酒瓶盒子组成,放鞭炮时不但安全,还能使燃放后的灰、纸屑不落到地下,很卫生。这个发明获得了美国英特尔公司颁发的“英才奖”。
接着,她又发明了能够循环用水的洗毛笔器,使用时一个水壶洗毛笔,洗后的脏水会被一个净化水的装置净化,干净的水会流到另一个水壶中,这样一壶水就可以反复使用,该发明获江苏省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全国小发明金奖。
2010年秋季的一天,晴空万里,她在吃完饭回教室的时候,啪的一脚踩进了一摊水里,原来是阶梯教室的接水管正在滴水。为什么晴天也会有水呢?她去询问科技老师,老师告诉她阶梯教室是用一种特殊材料盖成的,它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水蒸气会结成水珠从水管里流下来。她想:如果有许多幢这样的房子,可以在晴天接多少水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和同学开展了“向晴天取水”的研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成了科技小论文,荣获了江苏省青少年科创大赛科技论文一等奖。
现在,樊采薇已被推选为学校少年科学院院长,在科学发明领域里继续奋斗。
妈妈,不哭
张季量是南通市如东县掘港小学三年级少先队员。
这个朴实憨厚的男孩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可是又有谁会想到他柔弱的肩膀早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三年前,量量的妈妈经检查发现患有严重的肾炎,每月都要接受2-3次血透。为了支付起妈妈治病的昂贵医药费,爸爸决定去新加坡打工,可重病缠身的妻子、年幼懵懂的儿子又怎能让他放心得下?懂事的量量看出了爸爸的心思,他拍着胸脯认真地说:“爸爸,您就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我一定能照顾好妈妈!”从那以后,每天早上六点钟量量便准时起床,给妈妈做早饭、买菜;晚上放学回到家,还要做饭、洗碗,常常要忙到八点多才能坐下来写作业。从早到晚他就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为了给妈妈充足的营养,量量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份零食、一件玩具,却变着花样给妈妈做好吃的,看着瘦弱、矮小的儿子每天踮着脚尖在灶台前忙得满头大汗,妈妈的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她搂着儿子失声痛哭:“孩子,是妈妈拖累了你呀!”每当这时,量量总会仰起脸,用车轻轻地擦去妈妈腮边的泪水,对妈妈说:“妈妈,您十月怀胎,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照顾您是儿子应该做的。”
好几次半夜三更,妈妈的病突然发作了,她不忍吵醒熟睡的儿子,便咬紧牙关忍着。但她痛苦的呻吟声都躲不过儿子的耳朵。量量揉揉惺忪的睡眼立刻翻身下床,麻利地给妈妈端茶递药。遇到妈妈病情加重需要住院的日子,量量就更辛苦了。他在医院、家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料理家务,给妈妈喂饭、喂药、擦洗身子……这些活,量量做得轻车熟路,从未有过一丝抱怨。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都被他的行为感动了,他们总会爱抚地摸着量量的头,亲昵地称他为“顶梁柱”。
这个品学兼优、自立自强的男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他是全校同学的榜样,他无愧于“新时代四好少年”的光荣称号。
像鱼儿一样快乐
李思原是无锡市连元街小学三(6)中队少先队员。
曾经,她是一个身体单薄、体质较弱的女孩,经常容易伤风感冒、发烧咳嗽。在少先队建队6 0周年时,敬爱的总书记胡锦涛爷爷号召全体少年队员要争当“四好”少年,学校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争创”活动。看着小伙伴纷纷选择了自己的“争创”目标,思原也立志要成为一名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彻底和药瓶子说再见。
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每周两次参加训练。训练艰苦而枯燥,但为了实现愿望,她从来没有缺席,每逢双休日还自觉加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训练,思原的游泳技能有了很大提高,身体素质也大大增强,平时很少感冒发烧了。她还连续两次代表学校参加了无锡市小学生游泳比赛,2009年获得了两枚银牌,2010年又取得了一个第二、两个第五的好成绩。
2010年8月,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思原报名参加了第三届太湖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因为这是第一次在野外游泳,为了确保能够游完全程,她接受了严格的赛前训练。除了通过跑步、爬山来增强耐力之外,还每天进行长距离不间断游泳,从最初只能游500米,逐渐增加到600米、700米……直到一次性游完1200米,体力越来越强,信心也越来越足。
比赛终于来临了,李思原战胜了疲劳和恐惧,胜利到达终点,成为游完全程的年龄最小的选手。当记者围上来采访她时,她反复说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游泳训练和比赛不仅增强了思原的身体素质,还锻炼了她坚持不懈的意志,把她变成了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
让我来当你的双腿
张雅丽是宿迁市泗阳新袁中学初二年级少先队员。
在新袁中学,问起张雅丽,八年如一日背同学上学的事迹,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哦,就是那个八年来天天背同学上学的女孩!”——她的事迹已经传遍了全校。
雅丽的同班同学马昕自小患病,高位截瘫,生活需要人照顾。而她又父母离异,一直跟着外祖母生活。外祖母年岁大了,无力送马昕上学。雅丽和马昕从小学开始就是同学,家也住得很近。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放学的时候,小雅丽陪着马昕等外祖母来接,她们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外祖母还没来。天色渐黑,小雅丽决定自己把马昕背回家。背起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马昕,走在湿滑的雪地里,小雅丽很吃力。一不小心,她摔了一跤,两个孩子都摔痛了。马昕吓哭了,小雅丽坚强地安慰她:“没事,我有力气。以后我天天背你,再也不让你摔跤了。”在马昕看来,这只是一句随口说说的安慰话,但小雅丽却把它当作了不能违背的承诺。从那天起,她果然天天背马昕上学,而且一背就是八年。八年来,不分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无论楼层高低、路程远近,雅丽不仅送马昕上学,还每天来回几趟背着马昕上下楼梯,去卫生间。八年来,她们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照顾马昕已成为雅丽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她们俩已经一起升入了初中,雅丽说,将来她们要一起上高中、上大学。两个亲密无间的朋友,在生活中很有默契。只需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眼神,雅丽就知道马昕需要什么帮助;雅丽遇到烦心事了,马昕总能够想法让她开心。
八年在人的一生中也许不算太长,但一个小女孩能将承诺践行八年,确实令人敬佩。
雅丽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全校师生,在学校评选四好少年时以高票当选。大家都表示要以她为榜样,发扬助人为乐精神。在雅丽的带动下,学校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帮助她一起照顾马昕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公共安全在我心
胡一 是淮安市实验小学四(4)中队少先队员。
2007年6月到8月,他关注了一系列新闻:江西省九江市某大桥垮塌,造成四车坠江、9人失踪;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座大桥垮塌,造成29人死亡30人失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座大桥断裂,导致50辆车坠入河中。这些惨剧不仅让他流泪,更让他意识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从此,胡一开始积极地在生活中寻找各种公共安全隐患,并且提醒有关部门注意。首先,他发现学校门口的北门桥建桥已经四十余年,桥身窄且薄,桥面由于年久失修显得斑驳老旧,而这座桥到了上学、放学时分就人潮拥挤。经过深思熟虑,他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访了市政公司、桥梁管理处等单位反映情况,又给淮安市市长写了一封信,请求维修北门桥。2008年8月,北门桥的维修工程正式启动,这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为全校师生和路经此桥的人们排除了一颗“定时炸弹”。
接着,胡一又发现学校门口的河道边杂草丛生,灌木参差不齐,放学路上同学们拥挤、打闹就有不小心掉下河堤落水的危险。他立即给园林局提了一个修建河堤长廊的合理化建议,不久,市政部门在河道边建起了一座长廊,起到了隔离作用,还非常美观。老师、同学都夸胡一是了不起的“公共安全观察员”,淮安市电视台专题采访了他,还授予他“热心小市民”的荣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