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率波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分析

2011-12-29陈钧

北方经济 2011年16期

  摘要: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会增强,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会日渐增加。这意味着我国外向型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汇率风险,特别是对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汇率波动风险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外向型中小企业防控外汇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汇率波动风险 表现形式 外向型中小企业
  
  一、汇率波动风险的表现形式
  汇率波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的一种,是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企业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以及未来的经营成果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性。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结算风险
  也称为交易风险,是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及非贸易交易时,因将来结算时所适用的外汇汇率未确定而产生的汇率风险。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从双方达成协议,到最后结清债权债务,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1年或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若计价货币汇率发生变动,必将使交易双方中的某一方蒙受损失,这便产生了汇率结算风险。一般来说,交易日到结算日的时间越长,汇率波动幅度越大,交易风险就越大,这是最常见的外汇风险。
  (二)经营风险
  也称为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未预料的汇率变化导致企业未来纯收益发生变化的外汇风险。风险的大小取决于汇率变化时企业产品的未来价格、销售量以及成本的影响程度。一般而言,企业未来的纯收益由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衡量,这样经营风险的受险部分就是长期现金流量,其实际国内货币值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性。比如,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出口上可能因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而刺激出口,从而使出口额增加而收益。但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商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是进口品,因本国货币贬值会提高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的价格,出口品的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其结果可能使出口商在将来的纯收益下降。这种未来纯收益受损的潜在风险即属于经营风险。
  (三)折算风险
  又称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