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2011-12-29朱鹏
北方经济 2011年16期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资源、环境等要素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越发显得重要。文章在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借鉴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经济等理论,构建了由基础承载力系统、硬件承载力系统、软件承载力系统和承载力结合系统共同组成的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并通过构建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模型来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 城市 综合承载力 结构模型 作用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数量、人口迅速扩张,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与承载能力相关的城区人口过密、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滞后等一系列制约城市发展瓶颈问题。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开发无序等一系列问题,很有必要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结构模型以及内部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研究。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5年1月提出要着重研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200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规定,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