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婆婆的遗嘱

2011-12-29琴台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1年8期

    相同的儿子,
    不同的待遇
  
  “五一”小长假,大清早的还没起来,穆梅就接到婆婆的电话:“穆梅,今天小军回来,你和大军早点过来吧。”
  几个月不见的小叔子要从北京赶回来,当然是家里的喜讯。穆梅和大军忙不迭地爬起来,去菜市场买了上好的排骨和螃蟹,拉着儿子去婆婆家团聚。
  一进门,穆梅险些乐出来。婆婆和小叔子两个人,手拉手地背着身儿说悄悄话,那亲密的样子真是让她有点嫉妒。不过,结婚这么多年了,她早就领教了婆婆的偏心。家里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只要小军喜欢,指定要留一大部分给他。穆梅偶尔有失落,可也理解婆婆的做法。小军多会讨婆婆欢心啊,但凡回家,对着婆婆又是撒娇又是耍赖的,一点没有30岁成年男人的样子。哪像大军啊,一进老妈家门,除了干活就是干活,多余的讨喜话,半句都不多说。
  像今天,小军甜言蜜语地和婆婆叽咕了大半天,大军钻到厨房里,煎炒烹炸忙了个满头大汗,到了吃饭时,婆婆一个劲儿地给小叔子夹菜递饭,对大儿子看都没看一眼。
  那种微微的失落感又回到穆梅心里。她坐在桌边一边扒拉着饭粒,一边用眼角窥视大军的反应:难道他就真的不嫉妒弟弟的优待?
  刷碗时,穆梅取笑他。大军憨憨地抹一把额角的汗:“你们女人就是事儿多,小军大半年回不来一次,老妈和他亲热也是应该的。”
  穆梅不说话了,可接下来发生的那件事,让她有点忍无可忍。
  吃饱喝足之后,婆婆开口了:“大军,趁着小军在,我让你们哥俩儿看样东西。”
  穆梅一回头,桌子上赫然摆了一张经过公证的遗嘱。
  再一看那条款,穆梅差点儿背过气去:婆婆竟然要将她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在百年之后完全留给小叔子。
  看得出,小军也毫不知情,见了遗嘱,一张脸又窘又红,很尴尬的样子。
  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婆婆强装镇定说:“大军你结婚了,也有房子,不像小军,现在还一个人……”
  婆婆还在继续给自己找借口,穆梅却一句也听不下去了,愤然拉起儿子夺门而去。婆婆的偏心也太过了吧,一套房子不是小事儿,凭什么她和大军天天鞍前马后地尽赡养义务,却平白无故地被剥夺了继承遗产的权利?
  
    婆婆不仁,
    别怪媳妇不义
  
  大军回来得有点晚,进门的时候,也黑着一张脸。
  穆梅知道,大军肯定也受打击了。当然,穆梅清楚,作为儿媳妇,她急的是那套房子的价值;而大军呢,他的失落和不快,应该是更清晰地看清自己和弟弟在妈妈心中悬殊的位置。
  穆梅冷笑:“我怎么说?你妈心里压根儿没有你,当初你还不信,现在怎样?”
  大军的脸更黑了,他什么都不说,甩掉鞋子仰卧在沙发上,唉声叹气地当闷葫芦。
  穆梅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一边喋喋不休地和大军算那套房子到底值多少钱,一边负气发誓:“既然你妈能做出这样的事,以后咱们也就别当这冤大头了。房子不是留给小军吗,那她再有头疼脑热、换液化气交电费的零碎活儿,就全部让她的小儿子效劳得了。”
  她这里巴拉巴拉地控诉,冷不防,大军一声闷吼:“你就不能让我安静会儿?”说完,咣当一摔门,走了。剩下穆梅一腔怒火杵在那里,又气又恨。
  接下来几天,两口子谁也没提此事。到了周五晚上,大军没在家,婆婆来了电话,要穆梅将儿子送过去。往常的周末,儿子都要上奶奶那边住。但这次,穆梅不想让儿子过去了。
  但儿子一听说妈妈不让自己去奶奶那里,又哭又闹地发脾气。婆婆在电话里听到了,急匆匆赶过来。
  穆梅挡在婆婆面前,寒着脸不露一点笑:“妈,我得让您孙子好好学习啊,他又不像小军,有您留下的万贯家财可继承,我得从小让他学会自食其力。”
  婆婆的脸当即就红了,口气也有点急:“穆梅你什么意思啊?”
  穆梅毫不相让地和婆婆顶撞了几句。她能什么意思啊?难不成婆婆将她和大军都当成傻子?
  婆婆哆嗦着手指着穆梅:“我自己的房子我为什么不能做主?穆梅,我真没想到你是这么贪财的一个女人。”
  穆梅的怒气腾腾地向上冒,她贪财?婆婆难道忘记了,去年她生病住院花了两万元住院费,还不是她和大军掏的腰包。婆婆最需要人的时候,小军在北京忙工作根本没回来,那半个月的时间,是她和大军家里医院连轴转。但是,就是这样的付出,又换来了什么?
  婆婆被穆梅质问得理屈词穷,一跺脚走了。穆梅觉得出了一口恶气,呼吸畅快了不少。没想到,一个小时后,她接到了大军气急败坏的电话:“你怎么气我妈了?她现在正要死要活呢。”
  
    如果妈有个好歹,
    咱们也别过了
  
  慑于大军的发威,穆梅带着孩子去了婆婆那里。
  她进门时,医生正在给婆婆量血压,大军狠狠瞪她一眼,将一张药单子扔过来:“赶紧去买药,妈要打吊瓶。”
  穆梅看着婆婆苍白的脸色,想起去年她刚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忽然也后怕起来。万一,万一婆婆真的被自己气出个好歹来,大军还不得吃了自己。
  药买回来,婆婆打上点滴,背转身子在床上躺下,一言不发地闭着眼。大军在阳台上和穆梅发脾气:“如果我妈有个好歹,咱俩也别过了。”
  到了后半夜,婆婆的情绪稳定了不少,大军留下来陪夜,穆梅独自带着孩子回家。不过,她一点都睡不着。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婆婆明明偏心到这种程度,为什么她就不能抱怨和反抗一下?
  第二天,她恹恹地去公司,和对桌的李姐唠叨起这些烦人的家事,没想到,李姐竟然还替婆婆说话:“要我说,你婆婆也不是一点不疼你老公,而是小叔子现在不安定,更让她担心多一点。所以呢,她才会在财产分配上有偏心。”
  穆梅不以为然,婆婆只知道担心小叔子的安定,难道就没想过她和大军的生活?他们俩都是工薪阶层,既要养老人还要照顾孩子,难道他们就没压力?而且,那套房子现在值几十万呢,她和大军得挣多少年才能挣出这些钱。更让她生气的是,大军还一再指责自己只认钱。
  李姐笑着拍穆梅的肩:“我理解大军的想法,妈妈就是再偏心,也还是自己的妈。她这是有这套房子,如果没有,老人是不是也得你们管?”
  穆梅气呼呼坐到位子上。别说,自从知道婆婆立了遗嘱这事,她还真就希望婆婆压根儿没有这套房子。李姐截住穆梅的话:“如果真没这套房子,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像我,公婆一无所有,一直和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起,你知道我多盼着他们能有一套房子啊。”
  李姐的话让穆梅一下子闭口了,同事这么多年,她太了解李姐那些家累了。
  
    他们都无法将金钱
    置于亲情之上
  
  或许是有了李姐的开导,穆梅再去探望婆婆时,语气缓和了不少。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几天大军面沉似水的样子,也着实让穆梅领教到这个孝子对老妈的重视。
  她原本以为,婆婆的遗嘱会同样削减大军的孝心,事实却是,大军只是消沉了几天,接下来对婆婆是一如既往的孝顺。这个真相让穆梅失落又有点感动,失落的是大军不和自己一个立场;感动的是,这个大男人能有这份孝顺和善良,实在难得。
  让穆梅欣慰的是,婆婆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病好之后,老人将她和大军喊到面前,掏心掏肺地说了实话。房子之所以留给小军,是因为婆婆一直担心,万一将来有一天小儿子在北京混不下去,最起码故乡有个容身之地。当然,她也知道,这个决定对大儿子不公平,所以,婆婆颤巍巍将一个存折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来,那上面有她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10万元,全部留给大孙子。
  婆婆眼含热泪拉住穆梅的手,穆梅的眼睛也湿了。那个瞬间,她想起自己和大军当初买房时,婆婆东挪西借四处跟着筹款的辛苦;又想起自己生孩子时,婆婆衣不解带地在床边几天几夜不合眼的样子;还有大军那年车祸受伤,婆婆在病房里抱着儿子号啕大哭的悲伤。她忽然内疚到无地自容,婆婆或许对小叔子有偏心,但对大军,那从来也是沉甸甸的厚爱啊!
  说到家一句话,她和大军,都不是可以将金钱置于亲情之上的人。
  这样一想,穆梅瞬间释然了。那张10万元的存折,她到底没有拿,虽然婆婆再三坚持,可穆梅还是决定让婆婆替孙子保管这笔钱。她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想让大军和婆婆明白,这段时间的矛盾,并不代表她穆梅是一个贪财的人,她要的,只是那份被人真真正正放在心里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现在她从婆婆的眼睛里体会到了,那么,钱不钱的,根本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