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广场

2011-12-29

股市动态分析 2011年29期

  马光远(财经评论员):对于下半年的物价,我最担心的仍然不是猪,而是发改委。上半年发改委通过约谈等方式,人为压制了一些企业的涨价需求。这些被行政手段暂时压制的价格,在下半年很大可能有“补涨”的需求。价格补涨很可能替代“翘尾因素”成为下半年价格维持在高位的主要力量。价格只有早涨晚涨的问题,没有不涨的问题。(http://weibo.com/lawma)
  
  李迅雷(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城镇化、城市化一字之差,差之万里】6月工业增加值15.1%而非13.1%,想必又让宏观分析师的预测鸡飞蛋打。中国货币政策自去年初开始收紧,至今压不住GDP,原因是无法阻止地方投资欲望。英文中没有城镇化一词,城镇化让960万平方公里上没有不需要振兴的板块。想要富先修路,但贫富差距因修路却扩大了。(http://weibo.com/lixunlei)
  
  左晓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并未过热的情况下,不存在投资过热应该没有资金成本过低导致经济过热通胀上升的风险。加息遏制总需求带来的通胀应该没有必要。加息有改善负利率调控通胀预期的作用。也有加大利差吸引资本流入的负面作用。本人一直认为,加息是利弊权衡综合判断的结果。(http://weibo.com/zuoxiaolei)
  
  滕泰(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如果滥发货币是通胀的根源,什么是滥发货币的根源呢?有的国家滥发货币是因为战争筹钱,有的是因为要填补巨额财政赤字,有的是因为摆脱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可是中国呢?过度投放这么多货币却是一个新的原因:外部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央银行被迫购汇。( http://weibo.com/tengtaimszq)
  
  张后奇(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通胀决不是我们所想要的,但是当美联储等西方国家央行长期奉行量化宽松政策情况下,如果中国反其道而行高估币值、紧缩货币政策,那才是傻透了。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博弈和货币战争是真实存在的。个人认为,渐进的人民币升值政策和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组合是保持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正确选择!(http://weibo.com/zhanghouqi2011)
  
  徐建平(东吴基金总裁):[该来的还得来,不过总得还]伯南克欲迎还羞,终于说出正在评估新一轮量化宽松 ,并竟以通缩风险回归为由。债务上限大战决定了财政政策空间几近耗尽,而生产扩张恢复消费却仍陷沼泽,美国经济复苏动力减弱。有鉴于此,美又岂肯放弃量化宽松。原以为会隐蔽些,没想到如此明目张胆。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http://weibo.com/1943342045)
  
  谢百三(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经济数据这样揪心,股市就是不跌,主要是奇怪的货币政策造成的。通胀6.5%,存款利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