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2011-12-29高红伟

考试周刊 2011年55期

  摘 要: 高中化学是一门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形象地揭示微观世界,而且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但是不切合实际地滥用媒体,或者使用不当,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化学教学 常见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进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特别是对于不需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会适得其反。有些教师把多媒体教学看成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因此过多地追求和使用多媒体教学,便忽视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下面我们就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和依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认为运用多媒体是上课的必备条件。因此,执教者不管教学是否需要,只是一味追求多媒体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看似精彩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式多样的空架子。比如,在介绍化学知识成果、金属材料、水、空气等资源时,因学生对这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采用录像、录音等光盘教学手段就可以了。而对于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重点难点,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演示,可将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录像、课件的演示课,往往动动鼠标就能完成教学的全过程,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了传统教学中如语言、板书和直观教具等的作用。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它只能是教学辅助设备,也只能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出现。尤其在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技术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如,在讲述有机化学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使用动画模拟甲烷分子和氯气分子如何断键,如何形成新的键;乙烯分子碳碳双键如何断裂,氯原子如何接上去,直观地将这两个反应机理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
  二、教师对多媒体设计欠佳
  目前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了一定的工夫,但仍然以展示知识为主,忽视对能力的培养;突出主导,以人机交互为主,忽视了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课件的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其呈现方式多采用线性播放,一堂课下来,就是放了一场“电影”,以致学生对电脑多媒体的教学产生这样的评价:“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产生的印象不深,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三、对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课主要以实验为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实验展示的现象和实验本身是不适合用多媒体展示的。而许多教师采用了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多媒体演示实验。高中化学中有很多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实验或现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实验,以及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经典实验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模拟来实现,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如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人工降雨的原理、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和有机实验中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的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气挥发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展示这个实验,也不会污染整个教室。
  四、总结
  多媒体教学按照常规的理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一节课中,语言表达是基础,板书、板画是纲要,离开这些去片面追求多媒体的感官刺激必然造成教学的失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并且将其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应用,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量的传递途径,就会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学效果更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安庆.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传统化学实验教学[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03).
  [2]满苏尔·那斯尔.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探究性学习[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