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习激
2011-12-29袁月云
考试周刊 2011年55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课程的要求。作者在新课改中对初中英语教学有几点体会,概言之,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师生共同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学习热情 学习快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作为一名一线英语教师,我在十来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比较深的体会,觉得教学就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好奇心理是学习的最好动机,没有兴趣这个前提,学生就没有积极性,何谈学习的有效?我觉得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来培养兴趣。
1.新课引入要新颖。根据各课时的内容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引入方法。比如课前演讲,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说,因此可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进行Free talk,演讲内容随学生定。再如,歌曲导入法,英语中有很多经典的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Say Me等。
2.采取小组比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上明确说明“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而小组比赛是很好的形式,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在比赛中积极表现也能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教师本人的能力和魅力。教师本人对教学的兴趣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学习效率。一个对教学有兴趣的老师,既教学有方,又充满爱心,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取情境教学法。英语的学习必须有一定的情境,现在的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感觉学习英语是与自己的生活不可分的,从而有表达的欲望,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有了。
二、积极的学习态度
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强调把学生看做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因此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积极的学习姿态。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中。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就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我从以下三点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最终激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健康心理,使之个性张扬,身心得以自由发展。那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轻松愉快,从而对老师尊重爱戴,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这样就会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2.师生间高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保证。互动的教学最精彩,教师正确到位地引导,学生情思涌动、顿发灵感,师生都把各自的智慧展现出来。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或点拨引领、启迪心智,或概括精要、提升认识,或激情评价、培植自信。
3.和家长及时沟通。毕竟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其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情绪状况及时告知其家长,特别是当学生有不良的情绪时。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情感、智力和文化,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缺乏独立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会影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且会影响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自学能力是在自觉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变化主动调整学习方式的一种能力,是人终身学习最宝贵的能力之一。就英语学科而言,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科学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提前做准备的好处。我的做法是发给学生一张讲学稿,内容包括预习要点,要学生自己须解决的问题,上课时再提问或讨论。
2.重视学生的阅读。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就离不开阅读。我们的做法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从段落阅读训练开始,然后扩展到篇章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精读和泛读。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文章的主题、细节等的方法。阅读还应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越多,词汇复现率高,对单词、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有成就感,为自己终身学习习惯铺设一条好的道路。另外,应根据学生手头的阅读资料布置写阅读笔记、仿写各类文题的习作。
3.安排学生出自测题并在小组内交换做。学生出自测题是出于对学生自尊心、取胜心的调动,后进生怕自己出的题没水平,会想尽办法,而优生会担心回答不出别人的问题而积极准备。这样全体学生都会把所学知识全面、认真、深入地复习,以达到变被动应试为主动复习的目的。
总之,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最积极有效的一种能力,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英语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而且能进行自我激励和提升。
四、教师的个人素养
教师是一个光辉的职业,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人格塑造、社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我觉得教师应具备以下个人素养。
1.有良好的师德。教师是人之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温家宝总理曾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
(1)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只有爱岗敬业,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完善自己,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只有坚定不移地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具备踏实勤恳的精神,才能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的目的。
(2)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像严父,又像慈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爱必须是无私的,也只有无私的爱,才能换回学生对自己的敬爱,换回学生由爱老师到爱学习这一质的变化。
(3)终身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不只是要求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时代要求教师要树立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
2.有新理念。新时代呼唤学习型、研究型、发展型、开放型、反思型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师要应成为人类终身学习的榜样。要不断根据新情况研究教育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时代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因此要各负其责,团结协作,教师要有开放意识。没有反思就没有真正的进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精益求精。
3.有专业尊严。党和政府反复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适应新课改,不断深入研究新课程和本学科的教材,对本学科熟练驾驭,更应该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对其他学科也有涉猎。
综上所述,当下初中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师生共同为新时代对培养人才的新要求而努力。学生享受进步的喜悦,教师享受到职业幸福,同在教与学的快乐之海中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100个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2]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3]朱萍,苏晨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