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的爱
2011-12-29许悦聪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1年22期
晚自习的最后五分钟,教室里弥漫着躁动的气息。我的耳畔充盈着各种嘈杂声:有翻动书页的哗啦哗啦声,有窃窃私语的唧唧喳喳声,有拖动桌椅的嘎吱嘎吱声……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从宿舍楼那边传来,丁零零……我循声望去,对面宿舍楼里一片漆黑。
正在奋笔疾书的同桌不耐烦地皱起眉头,往窗外一瞥,说:“一定是哪个寝室的电话响了,真烦人。”我说:“既然没人接,应该很快就会挂断。”可事实证明,我错了。那撩拨人心的“魔音”足足响了二十多声,才依依不舍地戛然而止。我不由自主地开始猜测:电话那头究竟是谁呢?
是同学吗?不。同学深知放学时间,一定不会打这个注定无人接听的电话。是朋友吗?不。再有耐心的朋友也做不到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待电话响二十下。我想不到答案,只能轻轻地摇头。
离下课还有三分钟,值日班委照例上讲台总结。说到明天天气会大幅降温时,刚消停一会儿的电话再次铃声大作。同桌重重地关上窗,想把铃声挡在窗外。怎奈那铃声竟有如此大的穿透力,它居然透过了厚厚的玻璃,回响在我的耳边。伴着铃声,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母亲看完天气预报后急匆匆地抓起电话,她要告诉她住校的孩子:多穿几件衣服,别感冒了。如此简单的答案,竟被我忽略了。如果说如此不厌其烦地响起的悠长的电话铃声是一首乐曲的话,那么演奏者,除了母亲又会是谁呢?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母亲也要立即打来电话向孩子反复叮咛,哪怕要足足等上五分钟孩子才接起她的电话,哪怕孩子嫌她唠叨,嫌她烦,甚至重重地关上心中的窗,母爱依旧能从任何一丝细小的缝隙中渗透进来,温暖你的整颗心。
下课铃响了,那爱的铃声还在继续。此刻,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接起电话,轻轻叫一声:“妈。”
五分钟的爱是那么长,那么深。
点评
作者抓住了持续了五分钟的电话铃声这一细节,联想到了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绵绵不断的爱。没错,那些深切的爱往往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作者就是抓住这一点,将一份不易察觉的爱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得细致感人。
【指导并置评:刘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