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奖”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2011-12-29
摄影世界 2011年7期
编者提示:本期月赛主题为荷花睡莲。2011年度“尼康奖”月赛,继续以主题形式开展,后续的主题分别如下:八月,民族风情;九月,神州风光;十月,时尚风采;十一月,人物肖像;十二月,街拍纪实。
蜂拥而至 *
(江西) 李伟民
难得的瞬间,构图简洁,色调雅致,动静相宜,逆光造就画面的舞台感。左下花瓣靠下的光斑略为分散视线,可考虑以此为界剪裁。
含羞待放 *
(河北)王树良
光线控制到位,主体清晰,但色彩过于浓艳,减弱了标题中“含羞”的意味。右侧的茎对画面有些干扰,构图时应予避开或虚化。
偶遇 *
(江苏)杨伟光
瞬间稍纵即逝,抓拍难得;色彩不多而层次比较悦目。
梦 *
(黑龙江)杨志明
“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亦真亦幻,给人梦境之感。
花季 *
(四川)王文德
题目有意双关,但焦点在豆娘的交配,不如改作“盛放”。画面下部留白、花朵左侧裁去,采用方片、让豆娘处于对角线中心略上的构图,可以更简洁悦目。瞬间完美,如是抓拍,实属难得。
风韵犹存 *
(陕西)赵华
利用黑白影调控制的画面言简意赅。但过于鲜明的反差似乎不利于表现“风韵”之类的主题。
相依不舍 *
(辽宁)徐炳律
立意深刻,视觉表现切题。
羞 *
(浙江)钟剑华
“缕缕幽香有还无,静塘清涟看丽姝。
风姿独占得天乎?”(引自李障天《浣溪沙 · 咏荷》)
荷韵 *
(安徽)谢成龙
画面构图稳重,是拍摄荷花较常见的手法。对色彩的处理应有所节制,表现“韵味”不一定要浓艳。右上、右下实焦部分应裁去。
后起之秀 *
(湖南)冯建一
焦点在先开的花朵上,“后起”说的是方位?曝光量若减一些,画面可以更淡雅。“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自含秋露贞姿洁,不晓春妖冶态秾。”(唐·李绅《重台莲》)
荷风送香 *
(湖北)胡学俭
光线掌控好,特写效果佳。可以试试裁去画面左侧1/4,下方相应去些留白。
对话 * 尼康D100,尼康80-200毫米镜头,f/3.2、1/250秒
(四川)马轶
南朝江洪《采菱诗》云:风生绿叶聚,波动紫茎开。含花复含实,正待佳人来。此作意境不错,但表现上略失于凌乱。
荷梦 *
(江西)钟小春
把握住了水中倒影的视觉效果,亦真亦幻,确有“荷梦”的意境。同一视角,可以尝试更多的构图、曝光组合。
残荷秋韵 *
(河南)肖社会
金代元好问《鹧鸪天 莲》曰:瘦绿愁红倚暮烟,露华凉冷洗婵娟。含情脉脉知谁怨,顾影依依定自怜。此作色彩处理浓艳得有失自然,倒有些像漆画。右侧留白裁去些,可增添些艺术感。
独秀 *
(北京)贾伟杰
背景新颖,主体突出,有较强的工艺感。
孤芳自赏 *
(北京)刘东东
主体较常见,背景更虚化一些可使画面更简洁、好看。
晶莹 *
(河南)王天顺
选材独特,画面有质感,色彩控制也不错。构图有改进空间。
爱的对白 *
(四川)周志坚
主题立意比较好,色彩比较雅致,建议右侧裁去1/5,下部相应压缩一些,
荷塘清趣 *
(河南)张民德
色彩营造的意境清凉静谧,构图若更简洁、独特些,则会更令人难忘。
雨中睡莲 *
(浙江)卢宣新
画面所摄场景整体色调幽深,令人联想到宋代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中的诗句“荷深水风阔”,但花朵色彩有些过于艳丽,水泡分布又有些密集,因而少了些诗意。
留着残荷听雨声 *(江苏)赵国华
有想法,但画面太满会给人想象空间不足之感。若残荷叶片只留下部1/4,是否略好些?
雨打风流去 *
(重庆)王家成
作者有创意,制作痕迹略显生硬。
荷帽 * 佳能5D相机,100-400毫米镜头,1/320秒、f/5,ISO 100
(福建)林旭
拍荷花难得如此卡通、俏皮的效果,可谓视角新颖、别具一格。
暑去秋来 *
(安徽)张少虎
秋日荷塘别有风味,把残荷表现得如此流光溢彩、丰润耐看,有新意。
荷之梦 *
(甘肃)冉创昌
光影效果,如梦如幻。若连枝裁去左侧半朵花,整体效果可略好;若尝试画面大部皆虚化如背景并略减曝光,装饰性可更强。
来稿须知:
1.命题月赛,请注意提前两月投稿,不分彩色、黑白,使用任何胶卷、相纸以及数码相机均可。
2.数量不限,规格要求为5英寸至8英寸,请勿装裱。不收底片和反转片。
3.请在参赛作品背面注明作者姓名、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及所用器材和拍摄数据(如相机、镜头、光圈、快门速度等),字迹务必工整。
4.请勿一稿多投。参赛作品一律不退,敬请原谅。
5.来稿请寄:100803,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摄影世界》“尼康奖”影赛组,或直接发电子邮件到:photoworld@netease.com(文件数据量1~3兆,JPEG格式。)
(注:*为网上投稿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