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定格瞬间 我定格十年
2011-12-29周锦帅
摄影世界 2011年7期
摄影之美,在于发现,更在于呈现。发现也好,呈现也罢,所指的皆是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好。这美好或是光影组合而成的极致美景,或是让人悄然心生共鸣的情感体验,或是点滴以观沧海的历史时刻——一切能让人回到已逝时空,传递共同情愫的画面,都是一种独特的摄影之美。
当我翻完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的《超越梦想——新华社体育摄影十年》画册的时候,所谓摄影之美的概念,在我心中的理解已经更进一层。
有一种摄影之美,关乎巅峰极致的视觉体验。
当我看到费茂华2007年拍摄的那张棒球棒被打断瞬间的照片时(图1),极强的画面冲击力顿时让人眼前一亮:球棒已经开裂却未完全断开、棒球几乎完全静止在球棒前侧、木屑纷飞、裂口森然。虽然画面所取仅是比赛现场极小一部分,但是棒球运动中的力量之美已经扑面而至,正如以一斑窥全豹,虽不见全局,全局之神韵已在我心中。
当我看到徐家军2006年在吉林市拍摄的那张“奔日”的照片时(图2),我登时怀疑这是不是一幅油画。创作者把自己藏匿在自由式滑雪跳台旁边,仰视起跳瞬间的运动员,并用手动曝光模式来捕捉选手与太阳交错的瞬间——当然,他成功了:漆黑的人像剪影跃过白炽的太阳,又与照片周边暗黑的云朵内外呼应,那高高跃起的姿态中所蕴含的高傲、庄严、凝重,让我想到了挑战自我的奥林匹亚精神,让我想到了夸父逐日神话里的抗争与不屈。
当我看到邹铮拍摄的名为“银河流星”照片的时候(图3),再次为记者独到的眼光而拜服,为这样极致的视觉享受而击案叫好:夕阳余晖使跳水池的表面变得波光粼粼,在创作者刻意的逆光拍摄下,以“碎银满地”的壮观景色为选手搭好了演出的背景;黑色的人体以一个极为优美的弧度入水,与水面的倒影相接,浑如一弯黑色的新月,又当真像极了划过灿灿银河的一道黑色流星;更妙的是,黑白影像浓淡交错,相得宜彰,构造了如梦如幻的画面——艺术摄影也不过如此。
还有廖宇杰鱼眼镜头下的田径场(图4),还有王毓国抓住的“双飞燕”(图5),张岩在NBA赛场捕捉的科比与巴特勒的争抢(图6)⋯⋯太多了,实在太多了,如这样奢侈的视觉体验充满于《超越梦想——新华社体育摄影十年》之中。我没有理由不为这些体育摄影记者、这些新华人叫好,向他们付出的汗水、经验、智慧说一声谢谢,感谢他们为所有读者留下如此绝妙的瞬间。难怪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杨扬在为这本画册的题词中这样写:“感谢新华摄影留住我们最美的瞬间”——这些瞬间又何止是为运动员而留?
当然,还有另一种摄影之美,关乎波澜暗兴的心灵触动。
当我看到陶希夷为举重选手石智勇拍摄的训练照的时候,我在想:这和古希腊雕塑名作《掷铁饼者》(图7)为何如此神似——虽然载体、对象截然不同?它们为什么带给我同样的心灵触动?照片中的石智勇神情肃穆、眉头轻皱、目光沉静,圆润的杠铃曲线、清晰的面部轮廓、光线饱满的胸大肌一起将举重的力量之美、专注之美淋漓尽致地传达到了每个读者的内心,这种力量和专注又岂是仅仅存在于体育之中?
当我看到陈建力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拍摄的一位泰国女网球选手救球的画面的时候(图8),突然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左侧是轮椅、选手的大部分身体,右侧却只有一拍、一球、一只绷紧的胳膊,明明左侧繁杂,却给人右侧为重的感觉——这种不平衡的构图和选手紧绷的嘴唇一起将顽强、绝不放弃、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刻画出来。对图扪心自问,作为一个正常人却对生活有诸多抱怨与牢骚,羞也不羞?
还有⋯⋯和上一种体育之美一样,这些事例不可能尽举。体育之美既在于锻炼人的肉体,保证健康;也在于它能锤炼人的内心,炼心砺智。体育摄影之美既在于将运动员身体运动的瞬间视觉体验传递给读者,也在于将体育之精神传递给读者。正如为本书作序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在序言中所言:“通过他们的镜头,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华体育摄影十年,建功不俗。
当然若说不足,这本画册也不是一点没有。如果所选图片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或者按题材进行分类,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如果能在每张图片上加上一个画龙点睛的标题,也许能进一步发掘出图文配合的魅力。好在瑕不掩瑜,它基本体现了新华社体育摄影十年来的精彩与成就。
一直以为,体育摄影是新闻摄影中“最纯粹”的摄影。它虽然同样具有新闻属性,和一般的新闻摄影相比,却少了很多诸如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外在因素的束缚,显得更加纯粹、更加自然。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体育摄影水平的高低其实是反映一个新闻媒体摄影记者水准的重要一面,因为这是最纯粹的比拼,最公平的较量。
新华社体育摄影记者团队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赢得了足够的赞许。如果说来自新华人的夸奖有自我夸耀之嫌的话,或许CFP视觉中国总裁柴继军在近期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话能说明一二:“从各方面看,新华社摄影记者是国内一流。究其原因由于体制局限,2008奥运会新华社在同等拍摄条件下表现一点不逊于路透、美联、法新三大外通社和GETTY(盖蒂图片社),是因为体育摄影受体制限制较少。”
历史浩荡,十年其实也不过是瞬间。如果说新华体育摄影团队用一个个瞬间拼起了过去十年成长之路,那这本书可算一台特殊的相机,为过去十年这个“瞬间”定格,正所谓“你定格瞬间,我定格十年。”
成绩有目共睹,不足显而易见。下一个十年,新华体育摄影已经在征程途中。
附 罗格序言(中文版)
热烈祝贺这本生动展示过去十载体坛无数伟大瞬间的精美画册出版。
摄影师具备凝固时间的绝技,他们善于捕捉岁月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一秒。这一秒,或痛苦万分,或欣喜若狂;或铸就辉煌,或转瞬惜败。通过他们的镜头,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新华通讯社长期以来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坚定支持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授权新华社担任东道主通讯社并组建国家奥林匹克官方摄影队。新华社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字、图片报道,为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媒体及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资讯,在北京奥运会的整体成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