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捏蛋记

2011-12-29陈志军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1年4期

  冬日的一个夜晚,我坐在床上上网,儿子西西突然问道:“一只手无论怎样用力,都捏不碎一个生鸡蛋。这是真的吗?”一旁的妻子回答说:“你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试试啊!”
  西西转身离去,客厅里传来开关冰箱门的声音,转眼,他就拿着鸡蛋来到了房间,可是看上去有点犹豫。他说:“要是掉在了地上……”
  我说:“你找一个大塑料袋套着不就可以了吗?”
  不一会儿,西西再次来到房间,看来这回是完全准备好了。他右手紧握着鸡蛋伸进塑料袋了。开始了,虽然没见他身体有什么动作,但我知道他已经使劲了。不过,结果是必然的——没碎。第二次,西西“哇呀呀”地配上了一点音响效果,可结果还是一样。
  我有点坐不住了,暗想:凭你小子怎么行?才吃了几年饭?还是让老爸我来一显身手吧!于是,叫西西把鸡蛋连塑料袋一起递了过来。我刚把手伸进袋子,一想又不对:待会儿蛋花四溅,搞得袖口上一塌糊涂可不行。于是,我又让西西帮忙拉住右边的袖管,从中抽出手来,然后捋起里面的衣袖,这才把手伸进袋子。
  “one,two,three,”母子俩一齐为我加油,“go——”我右手猛地一握,咦?怎么回事?想象中的冰凉而滑腻的感觉呢?根本没有。握在手中的鸡蛋更是完好无损。
  我感觉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也没来得及看儿子是什么表情,脑筋像风车一样快速地转着:可能要靠爆发力。我要瞬间发飙!这时,老婆在旁边幸灾乐祸地说:“来不来打赌啊?看你能不能捏碎,赌十元?”我赶紧摇头,心里却暗暗喊出了节奏:“一、二。”等到“三”的时候,突然发力!使劲!!
  唔,还是失败了。手心里,都是汗;摊开手,鸡蛋上也全是汗。
  唔,彻底失败了。但是,我没有输给鸡蛋,我输给了“薄壳结构”。哦,不过还好,有个安慰奖——这个鸡蛋没碎,下次还可以煎来吃!
  
  爸爸还原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其中充满了“童趣”,这“童趣”来源于父子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温馨的家庭氛围,读后愉悦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