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正规音乐教育与乐感

2011-12-29郭兰兰

人民音乐 2011年3期

  乐感,或者我们常说的乐感,常常被用来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或从事音乐职业的素质。这个术语包含的内容很宽泛,定义并不严格。幼儿朗诵儿歌体现的节奏,凭耳朵听力和技艺在乐器上]奏旋律,或是一些传奇故事当中描绘得超乎寻常的技能等等,都被认为是乐感的体现。有人认为乐感是通过音乐表]者的技术表现体现出来的,还有人相信,表]技术技巧与]奏者丰富情感表现相比,是身体的感觉和表]时积极的心态,是与他人进行合作表]时,彼此合作的默契程度。乐感往往是赞美一个人具备音乐天赋或者具备在通往成功路上继续前行的一种潜力,甚至是学习音乐起码的底线。不具备乐感,就意味着再多的努力和加倍的外部环境影响,也可能付诸东流。
   正规音乐教育与非正规音乐教育,二者均对培养音乐感产生影响。当然,讨论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承认,音乐感的培养与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有密切的关系。非正规音乐训练与正规音乐训练相比,自由度大,很难用有形的规则描述。那些极具音乐天赋又没有机会获得正规音乐训练的学生,几乎都经历过“非正规音乐教育”这种过程,日后成为音乐专业人才。这是因为音乐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本身并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变。音乐人乐感的产生,来源于生活中音乐的客观存在和每个人独特的音乐感受。这种不因正规教育而获得的音乐特质在非正规音乐教育训练中表现得非常明确。
   相当一部分人要么将乐感等同天赋,要么将其视为技术表现能力。在目前尚不能用量化指标衡量人类的这种能力时,不妨将乐感看作是一种理解、驾驭音乐的能力,这与人类其他智力能力一样,既有天赋的因素,又有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是天赋、技巧、智力和乐感水平的总和。
   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乐感,或者培养乐感的潜力。这种能力被称之为“音乐天赋”。在孩童年代就将其置于良好的音乐环境中是保证儿童今后能够发挥其潜能的最好方法。视听视唱能力是衡量儿童音乐天赋达到的程度的手段之一,这种程度表现为一种聆听和理解乐音的能力。
   现代的音乐人又如何看待乐感呢?不论涉及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虽然答案不尽相同,但是认同一点:情感的表现。他们非常注重用“自身对音乐的感觉、细腻的技巧表现和积极的表]心态”来表现音乐的能力。其次,]奏音乐必备的技巧能力也非常重要。他们当中部分人承认,小时候特别羡慕别人的表]技巧,因为所有生命力都是基于娴熟的技术技巧。但是成人之后,这种对技术的崇拜转变成为对音乐的理解的追求,这种理解还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同。
   与同伴合作表]默契,也是乐感,或者音乐素养重要的部分。在各种合作]出的组合当中,每个人都付出时间和精力,情感和包容,彼此分享他人的成果,的确能给各方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尤其是将音乐视为爱好或者生命的那些“爱好者”或者“乐迷”们——他们的音乐活动是典型的“非正规音乐教育”行为。他们有共同的信念,对音乐有共同或相似的理解,一同创作,一同表]。因此相互理解、取长补短、彼此容忍、随时交流的观念在他们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与正规音乐教育相反,他们没有作业,不受支配,随心所欲。
   两种音乐教育方式对乐感的培养和侧重有很大的不同。就当前的教育环境来说,在正规音乐教育中,至高无上的传统规则和刻苦学习,甚至循规蹈矩被视为成功的标准。而在非正规音乐教育中,反叛、自由随意、追求自我和标新立异是不二的真理。从文化的角度看,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整个音乐文化的多面性。
   正规与非正规音乐教育二者具有各自的特征。在小学和初中,学校教授的音乐课是一种普及教育,目标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没有选择是否学习的自由。而许多学生坦言他们并不想以音乐为职业。课堂上大家必须接受音乐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决定学习的走向、效果的好坏。授课信息呈线性传播(往往是单向的。并不会因为学生的反馈而调整改变教学内容)。而在非正规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参与者是以一种非常随意、无规律的、全面的方式进行活动,每个人都有改变的权利,彼此交流是平等多向的,信息呈平面传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自愿地实现对音乐的热爱或表达自身的情感,是源自内心的主动性活动。在正规教育中,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价值观与前者相反。
   典型的非正规音乐教育或学习过程,如:自发组成的流行音乐乐队、]唱组合、在乐器上即兴地随意]奏或为他人伴奏等等,往往是孩子萌发音乐思维、培养音乐情感的摇篮。(可惜的是,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这种自由成长的摇篮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条件越好,越难以寻觅。)参与者凭兴趣、凭热情,相互比较,彼此借鉴。在音乐当中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交流,增长了社会生活的互动能力。特别是有些看似不入流的表]技巧、心得或者小绝招等等,都能够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在这些场合,他们不受任何既有规则的约束,随便拣起什么乐器就]奏,想怎么弹就怎么弹,随时应付各种困难和问题,也随时能够解决,或者采取变通的方式。特别是,此时具有相当程度通过课堂学习到的正规教育知识的人,能够及时而高效率地将其应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而不必惧怕有老师进行对错的评判,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进行调整。大量的事实表明,有过非正规音乐学习经历的学生,在正规音乐学习的活动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显然要好得多。
   然而,尽管正规与非正规音乐教育的特征不同,有些甚至似乎截然相反,但是二者并非绝对地对立排斥。
   国外长期从事教育与认知的专家的研究发现,就非正规学习和非正规教育的环境而言,这方面的经验越多、环境越宽松的学生,他们对正规教育中得到知识的理解越深刻;正规教育的学习成绩也更好;学生的知识结构也相对更完善。也就是说,他们或是将正规教育中所学的知识,有的放矢地运用在自己喜爱的活动当中,以实践活动验证了知识的正确并以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以自己的亲身体验经验补充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多样性,丰富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反过来,他们又会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极具针对性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并迅速产生联想。这种积极思维方式正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竭力追求的学习方式。反之,仅仅依靠记忆和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不论是效率还是效果方面,都远远不及前者。学生在非正规学习环境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获得的能力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正规学习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科学地进行音乐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掌握音乐表]技能。但是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这是方向和方法的问题。目前大量的教育资源都被投入到正规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全部音乐生活都围绕课堂上的内容(所谓的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不论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不过是正规课堂的翻版)。学习内容事先设计好了,或者沿袭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固定模式及教学大纲。而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本人对音乐的热情,往往是在课外的非正规音乐学习环境中得到满足。
   西方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正规音乐教育中,接纳更多风格流派的音乐。美国首先引入爵士乐,随后是主流流行音乐,逐渐开始接受世界各地其他地方的音乐。显然,在非正规音乐活动中逐渐壮大影响力的音乐体裁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分量越来越重,他们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为正规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表现方式。有意思的是,古典音乐在非正规音乐活动中也得到喜爱。特别是当乐手达到一定的音乐水准之后,他们更向往能有音乐理论的支持使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创作]奏水平。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音乐的立即能力之后,使他们重新开始喜爱严谨、丰富、宏伟、厚重的古典音乐,用更加理性及专业的角度看待和欣赏它们。
   其实,在当今的高等音乐教育中,研究生课程学完之后,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达到了理论的顶点。一旦毕业,我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难以再有新的超越。此外,正规音乐教育要求教师陪伴学业始终。而一旦进入非正规音乐学习的环境下,音乐人具有终生学习和创作的热情,完全摆脱了依靠“教师指导”的依赖。
   简单地说,充分挖掘非正规音乐教育在音乐素养和培养能力方面给学生带来的提高,将其作为正规音乐教育有力的补充,正面确认他们在素质教育当中存在的积极意义,是我们应该积极推动非正规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云“社区导向之积极公民身份学习——从非正规到非正式反思学习”,《非正规学习》,2005年11月师范书苑发行。
  [2]Mark Smith,Informal Education by Tony Jeffs,Oct.22 1996, Education Now Publishing Co-operative Ltd.
  [3]陈乃林、孙孔懿《非正规教育与终身教育》,《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4]Richardson, Linda De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ormal Education published by Routledge,Oct.12.2001.
  [5]《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的结合》,中国未来教育网。
  [6]梁伟怡《一次非正规的教育经验》,当代文化研究网。
  
  郭兰兰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