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趋势及用地供需矛盾态势

2011-12-29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1期

  摘要:用地供需矛盾较大这个实际问题是伴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形成的。文章分析了当前及今后河南省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规划趋势,并针对保护耕地资源,在保障科学发展的前提下破解土地供需矛盾。
  关键词:土地利用:发展趋势:用地供需矛盾
  
  发展是硬道理。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发展的理解就是看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发展急剧加速,形成了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出口和外资方面在全国占主导地位。中原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在河南的主导地位日益提升。建设中原城市群已成为我国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宏观战略,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条主要途径。然而威胁我们耕地和粮食安全的就是这一进程。
  建设城市群就意味着建设用地量的增长,建设用地量的增长就必将造成大量的农田流失。为了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对用地的需求明显增加,巨大的用地需求必将给中原城市群的土地供应及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目标带来更大的压力。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怎样在大力发展城市群建成的同时,缓解耕地流失与建设用地增加之间的矛盾。从土地利用发展趋势,既要保发展又要保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一、河南省土地利用潜力研究
  (一)耕地利用潜力及保护
  耕地是人类社会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利用潜力是对农田进行整理、增加投入和加强管理,提高农田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单位面积农田生产水平的潜力。一是农田整理增加有效利用面积的潜力和农田集约利用潜力;二是我国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耕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民的“命根子”,具有社会保障功能。耕地的效用不仅看其生产了多少粮食或将其改造后获得了多少效益,更重要的是所有耕地作为一个整体所能提供给一个国家的食物安全保障。因此,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二)建设用地利用潜力
  随着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建设对土地产生巨大的需求,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我国建设用地粗放经营、利用率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用地规模上表现为总量失控,以外延粗放型扩展为主;二是在用地结构上,表现为各类用地数量和布局不合理、产值低。总体上讲,我国建设用地具有潜在的集约利用潜力。
  (三)河南省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全省土地总面积248304628.9亩。农用地面积184220810.8亩,建设用地面积32799374.9亩,未利用地面积31284443.2亩,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4.19%、13.21%、12.60%。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18895614.3亩、园地面积4708680.9亩、林地面积45278377.3亩、牧草地面积215758.8亩、其他农用地面积15122379.5亩,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64.53%、2.56%、24.58%、0.12%、8.21%。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28241448.1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825498.8亩、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732428.0亩,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6.10%、5.57%、8.33%。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面积22774282.1亩、其他土地面积8510161.1亩,分别占未利用地面积的72.80%、27.20%。
  (四)中原城市群概况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为支撑,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省辖市构成的城市群体。其中有2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4个小城市、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为5.87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5.1%;总人口3985万人,占全省的41%。中原城市群处于我国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为了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集约节约建设用地势在必行。
  二、河南省缓解用地供需矛盾要集约节约建设用地
  打造中原城市群隆起带,构筑中原崛起的柱石,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集约节约利用存量土地。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有大量土地其实并没有利用。在2004年底开展的全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全国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共有393.6万亩闲置、空闲或批而未供的土地,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其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所占比重中、西部地区高,如江苏、浙江分别占12.5%和11.1%。
  第二,低效利用。据国土资源不调查,2004年全国城乡建设用地中,5911万亩土地属低效利用,如果提高标准,低效利用的比重还要大得多。
  节约集约用地可有效解决当前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地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做事情、谈发展,必须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基本现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必须从建设用地的源头严格把关,从严控制。要认真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各类建设规划不能随意确定用地规模,必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合控制作用,统筹安排,该调的调,该减的减。各类建设用地的标准,也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重新审改,超标准用地的,坚决予以核减或不予供地。
  中原城市群目前虽处于发展阶段,增加建设用地量,保证城市的发展,是现在的主要战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建设是一味地“摊大饼”,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依照合理的规划,发展建设城市。特别是新乡、开封两市现阶段城市扩张较快,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而其集约利用值相比其他城市却处于较低水平,因而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挖潜用地潜力,合理发展城市。
  三、河南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强劲,同时,浪费土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违法违规用地,例如,一些地方在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搞“以租代征”、未批先占先用,擅自扩大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范围,违法提供建设用地搞非农建设等。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扭转用地粗放浪费的势头,坚持节约和集约用地。这是一条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也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
  中原城市群目前虽处于发展阶段,增加建设用地量,保证城市的发展,是现在的主要战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建设是一味地“摊大饼”,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依照合理的规划,发展建设城市。特别是新乡、开封两市现阶段城市扩张较快,城市框架不断拉大,而其集约利用值相比其他城市却处于较低水平,因而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合理地发展城市。
  第一,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用地战略。
  第二,继续发挥中原地区自然、交通、人力资源的优势。
  第三,对旧城改造将是中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像开封和洛阳两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旧城发展相对落后,城区环境相对破旧。
  第四,充分开发立体空间,挖掘城市内部空间集约利用潜力。
  第五,加强土地管理的监控力度,杜绝浪费土地资源。
  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比较均衡,但集约节约水平总体来说不是很高,和其他城市群相比处于劣势。在当前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存量土地严重紧缺的情况,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以不断提高中原城市群的土地使用效率,并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