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直 乐观 自信 努力

2011-12-29祝贺

中国科技教育 2011年8期

  最早听说吴朝阳老师,是因为他在担任“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评委时,独特的评审眼光和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才知道,他是最早参加学科竞赛的那批学生之一。新中国最早举办的学科竞赛是数学竞赛,于1956年由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倡议举办。“十年动乱”之后,也是数学竞赛最早开始恢复起来,在1979年举办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竞赛后,从1980年开始,逐步变为全国性、定期举办的青少年竞赛活动。吴朝阳在1979年的全国数学竞赛中獲得三等奖,那一年全国竞赛的獲奖学生一共是65名,全部獲得了保送上大学的资格。
  在吴朝阳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父亲是对他成长起到重要影响的人。“他的行事为人,对我影响很大。正是他对我的教导,‘造就’了我的今天。”吴朝阳说道。
  1964年出生于福建的吴朝阳,不到6岁开始上小学,那时“文革”还没有结束。在“文革”前半程,他的父亲因为是“现行反革命”兼“特务嫌疑分子”而一直漂泊在外,当他小学一年级结束时才回到家里,也就开始了对他学习的严加管教,时常抽查他的学习状况,不会就批评,如果发现他都会了,却也并不表扬,只是挥挥手让他去玩耍。吴朝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学二年级时,他因为一年级老师的原因而没有学会拼音,被父亲发现之后,逼着他向一年级的女生借了关于拼音的教材。虽然他父亲只会注音而没有学过拼音,但还是采用倒推的方法,通过字的注音推导出拼音符号来教他学习。
  “文革”结束时,吴朝阳在上初中二年级。那一年父亲把他叫到一边说:“‘四人帮’倒了,‘文革’结束了,从此,国家要重新重视科学技术了。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成为有用之材。”父亲还要求他在所有科目上达到同学的最好水平,同时另有一门课要比所有同学都好。为了努力达到父亲定下的目标,吴朝阳最终选择了数学,并从此与数学结缘。
  
  参加竞赛的历程
  
  1978年9月,吴朝阳开始参加学科竞赛,第一个是县数学竞赛。考试的时候,他却因为一个乌龙事件而影响了成绩:150分钟的考试,他在80分钟里做完了所有的题。忽然发现一位同校的同学走出考场,就以为那位同学交了卷子,他也就匆匆交了卷,跑了出去。结果,那位同学只是出去上厕所。因为他的粗心和匆忙,那一次吴朝阳只得到了第四名。不过,他所在的石狮市石光中学在那次竞赛中包揽了前五名,得到了县教育局为数学竞赛设立的一个集体大奖——一台21英寸的黑白电视。而一周后举办的县物理竞赛中,他獲得了第五名。接下来是参加泉州市(当时叫晋江地区)的竞赛,尽管他差点因为没有掌握好时间而失误,但还是得到了数学一等奖(第二)和物理二等奖。这些参赛的经历,给吴朝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30多年过去了,他还能记起每一位当年跟他一起参加竞赛的同学的名字。
  经过这些竞赛,吴朝阳和他的老师慢慢开始建立信心,终于觉得有可能在全国的竞赛中獲奖。1979年1月,他在福建省数学竞赛中獲得二等奖;同年5月,在全国数学竞赛中獲得三等奖。因为在全国竞赛獲奖,可以自己选择大学,他就按兴趣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
  
  留学和回国
  
  从农村上了大学,吴朝阳感到了自己和城市同学的差距,有些“自惭形秽”,于是开始自己“恶补”:学普通话、练习写字、自学文学和历史,一直学到了古文字;学打篮球、排球和羽毛球;集邮、打桥牌……对于那段时光,他有些后悔,因为为了“面子”而没有再努力学习数学。1983年,面临毕业的他,又开始好好学习,最后考取了本系的研究生。等到研究生毕业时,他听从父亲的要求,回到福建,开始在华侨大学教书。虽然很喜欢教书,工作也很有成绩,但经过对未来个人发展的认真思考后,他决定出国留学。在研究生毕业多年以后,他又开始努力学习,尤其是英语。1993年,他终于留学美国,继续学习数学。同时,为了能拓宽在美国的就业选择,他还兼修了计算机。1998年,他拿到数学博士和计算机硕士,并且凭借出色的数学专业水平和流利的英语口语而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回想在美国留学的经历,他说:“1993年到1999年,我一直是非常努力的。我的毕业论文是1998年5篇LSU最佳论文奖候选论文之一,其第一部分,我连续思考了3年时间,其主要定理的证明,是极其复杂而巧妙的,现在回头来看,都惊讶于自己当时怎么能想出来。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是真理。”
  2002年,吴朝阳回国在南京大学数学系得到了一份教职。回国的缘由,有情感的纠结,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对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化的热爱。小时候陪伴他的是一套17本线装的《绣像全图三国演义》,从那时起,他就对线装书、对那些竖版横排的书有着浓厚的兴趣。某种程度上说,他对于历史和古典文化的爱好超越了对数学的爱好,因而回国以后在数学研究上再没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反而是从2008年开始,在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读起了在职的博士。对于这种完全处于兴趣的选择,没人能评价是对是错,但他知道,至少自己是喜欢的。
  “正直、乐观、自信、努力”是吴朝阳送给他学生的八个字,也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无论将来的道路通向何处,努力学习都是必要的准备。而正直、自信和乐观的人,无论将来从事怎样的职业,取得怎样的成就,都会是一个对自己和社会负责任的人,会是一个快乐的人。
  中国科技教育:目前社会对于学科竞赛存在很大的争议,您怎么看现在的学科竞赛以及其他的科学竞赛活动?
  吴朝阳: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扩展视野,拓宽知识面,发现和发展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接触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对今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一些学科竞赛在这些方面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有益的。
  目前有些竞赛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各种奖状以帮助其獲得更好的进入大学的机会,而不是促进学生在上述诸方面的发展,这种竞赛引导学生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而言,不应该以奖状为主要目的而参加竞赛。
  这些年很多地区的高考竞争激烈,分数上锱铢必较,在竞赛上投入过多精力对相当一些地区的高中学生的高考分数可能有影响,因此,我建议有能力的学生参加竞赛,但参赛不宜过多。
  中国科技教育:您现在已经是教师了,您的学生当中有参加学科竞赛的吗?他们在学习方面或是其他方面与没有参加过竞赛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吴朝阳:我对我的学生在中学时代的情况不了解。据一些知情的老师说,竞赛中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思维方式与科学素养相对好一些,但因为有些竞赛过分比拼技巧,造成少数大学生迷恋技巧,忽视大学里对一些学科在理论高度上的理解与把握。
  中国科技教育:您也担任过一些全国青少年科学竞赛的评委,您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于您考查参加竞赛的学生有什么影响么?
  吴朝阳:有影响。由于个人成长的体会,我更加注意考查参赛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科技教育:作为前辈,请您对现在仍然准备参加学科竞赛以及科学竞赛的学生们给一些意见或是建议。
  吴朝阳:希望学生们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扩展视野,拓宽知识面,发现和发展兴趣,培养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