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2011-12-29陕西省中考命题组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1年8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2分,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2000年以来,人口年均增长0.57%,处于生育水平阶段。 ()
A.五 高B.六 低C.五 低D.六 高
2.2010年8月26日,科技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宣布,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
A.蛟龙号B.和谐号C.雪龙号D.天宫一号
3.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五国领导人出席。金砖国家已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
A.南非 B.土耳其
C.巴基斯坦 D.墨西哥
4.被评为2010年西安市十大孝子的段焕章几十年如一日,精心料理母亲的生活。他常常陪母亲聊天,给母亲洗脚、剪指甲……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他的孝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他自觉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C.孝敬父母只是成年人的责任
D.孝敬父母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
5.荣获陕西省“三秦巾帼十杰”称号的女交警张昂在执法过程中,不顾个人安危,严查违章车辆,致其右臂重伤。张昂的行为 ()
①是勇担过错的负责任行为 ②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正义行为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④体现了她具有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1年3月28日,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启动。部分中小学生体验了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以来,各地先后宣判了多例因醉酒驾驶被处以刑罚的案件。同学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醉酒驾驶是个人的事,国家不应该干涉
B.小杰:醉酒驾驶只是不道德的行为
C.小丽:醉酒驾驶不一定都是违法行为
D.小红:“醉驾入刑”保护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8.2011年4月25日,陕西省中小学加入“绿书签行动”签名活动在西安举行。全省1000余名师生代表在“拒绝盗版,从我做起”的横幅上签名。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能增强学生尊重他人智力成果权的观念 ②能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意识 ③能杜绝一切盗版行为的发生 ④有助于营造拒绝侵权的良好氛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一 陕西省首条地铁线路——西安地铁二号线将于2011年9月开通试运行。5月20日,西安市政府召开了由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的关于地铁票价方案的价格听证会。
材料二 北师大附中4位学生致信教育和出版部门,提议将画作《中国钓鱼岛》及相关文章列入中国教科书。
9.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 ()
A.公民自觉履行了监督政府决策的基本义务
B.公民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义务
C.政府部门在依法行政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D.公民依法行使了建议权
10.右边漫画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青少年应该 ()
①追求品牌,不亏待自己 ②艰苦奋斗,不贪图享受 ③崇尚科学,不愚昧无知 ④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12月7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回答11、12题。
11.《实施意见》指出,要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这一规定的提出 ()
①表明我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②体现我省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③说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省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是因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实施意见》指出,要保证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我省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大力发展教育 ()
①是落实科教兴陕、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 ②是解决我省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③是我省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是提高我省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九年级学生小秦,喜欢用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所见所闻。13—16题记录了他生活学习的片段,请你与小秦同学一起学习和思考。
13.(6分)小秦和父母一起看电视时,以下两个镜头,引起他的思考。
镜头一 无臂男孩刘伟身残志坚,苦练用脚弹琴。在某电视选秀节目中,他以娴熟的技法,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叹。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
(1)刘伟身上的哪些品质令小秦佩服?(2分)
镜头二 2011年3月5日,在西藏,身穿节日盛装的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共庆藏历新年。
(2)看到这一情景,小秦感受到我国各族人民已经形成了
的新型民族关系。(2分)
(3)小秦认为,处理好民族关系是我国政府的一件大事。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是一件大事。(2分)
14.(12分)思想品德课上,小秦和同学们以“关注食品安全,维护合法权益”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时事聚焦】
小秦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则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
新闻一 2011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相继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
新闻二 2011年4月29日,山西、河北两地法院公开宣判了4件“问题奶粉”案件,依法严惩了涉案的14名犯罪分子。
(1)新闻一中“道德的滑坡”是指什么?(2分)
(2)新闻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3分)
【看图说法】
小秦给同学们展示了漫画《罪魁祸“手”》。
(3)为抵御这只“黑手”的侵害,小秦查阅了一部专门法律《 》,了解了消费者的相关法律规定。(1分)
(4)如果这只“黑手”侵犯了小秦的合法权益,他应该怎样维权?(3分)
【各抒己见】
就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林:对所有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都应处以严厉的刑罚处罚。
小秦:食品安全法、刑法等法律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5)请从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中任选一个进行辨析。(3分)
我选择同学的观点。
15.(8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陕西、热爱陕西,小秦和同学们制作了一期以“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的展板。
展板一 “十一五”成就大集锦
(1)从柱状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2分)
(2)陕西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增加表明了什么?(2分)
展板二 “十二五”蓝图展愿景
(3)假如你是陕西省省长,要实现“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你会怎么做?(2分)
(4)请描述你心中的“现代、开放、绿色、和谐、奋进”的新陕西。(2分)
16.(10分)万众期待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了,请你随小秦一起去游览。
【惊叹世园之美】
一入园,“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几个大字映入小秦的眼帘,鲜花盛开的园区美景吸引了他。曾经垃圾围城的生态重灾区如今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生态补偿区。
(1)生态重灾区变成生态补偿区表明我省坚持了什么基本国策和战略?(2分)
(2)请你谈谈为什么城市与自然需要和谐共生。(2分)
【惊愕游人之为】
在排队进入创意馆时,小秦看到,有的游人不按顺序排队,有的随手乱扔垃圾,还有的因排队拥挤在争吵……
(3)你如何看待这些游人的行为?(2分)
【惊奇科技之妙】
进入创意馆,“植物工厂”的介绍引起了小秦的兴趣。植物工厂是利用环境控制和自动化高新技术在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空间内进行植物生产,具有周期短、设施利用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小秦想,“植物工厂”这一新技术,将对未来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4)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段材料表明了什么。(2分)
【惊喜社会之爱】
长安塔下,一群特别的游客引起了小秦的注意。他们是来自我省地震灾区的学生,在爱心人士的组织下也来游览世园会。
(5)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向爱心人士学习?(2分)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D 6.A 7.D8.B9.D10.C11.B 12.C
13.(1)自强、自立、自信等。(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这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
14.(1)部分食品行业从业者和监管者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缺失等。(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5)辨析小林的观点:小林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辨析小秦的观点:小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法律规范经营者的行为,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5.(1)“十一五”期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陕西省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加快城镇化建设等。(4)开放水平更高,生态环境更佳,开拓创新意识更强等。
16.(1)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应尊重自然,否则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3)这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他们的做法违背了道德规范,损害了国人的形象,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5)参加公益活动,关心帮助他人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