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第二单元同步辅导
2011-12-29王从林姜亚平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1年11期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标要求】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知识结构】
【真题解析】
例1 (2011·山东菏泽卷)与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直接关系的史实是 ()
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斯大林模式D.科索沃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史实判断能力。正确答案为B。
例2 (2011·江西南昌卷)下表反映的是1928—1937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
[年份\\&1928\\&1932\\&1937\\&工业生产总值在
世界、欧洲的排位\\&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5\\&3\\&2\\&2\\&1\\&]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德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史实及综合分析的能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大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急剧下滑,而此时正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时期,两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正确答案为C。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图片是历史场面的鲜明再现,右图向你展示的历史信息是
()
A.俄国推翻沙俄统治
B.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C.苏联建立
D.苏联解体
2.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使毛泽东成为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回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们感念的人物是 ()
A.列宁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普京
3.列宁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验证了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
A.辛亥革命B.二月革命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D.抗美援朝
4.右图向人们宣告了一个历史信息,这个信息是 ()
A.列宁扫除了地球上的帝国主义
B.列宁扫除了地球上的封建主义
C.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D.列宁扫除了地球上的一切污泥浊水
5.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为协约国干涉苏俄提供了借口,这个借口是 ()
A.德国战败B.美国参战
C.苏俄与德国讲和D.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这个真理是 ()
A.以城市为中心B.以农村为中心
C.马克思列宁主义D.实业救国
7.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曾采取了允许多种经济并存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国外与此类似的模式有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标志见证历史,右图见证的历史是 ()
A.沙皇俄国建立
B.苏维埃俄国建立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
D.俄罗斯建立
9.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使很多产品从无到有,而苏联工业化最值得肯定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C.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D.促使苏联的重工业发达
10.右图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特征。图中场面反映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C.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D.农民大规模迁徙
11.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反观苏联的探索也存在严重弊端。苏联的经济建设之所以存在严重弊端,是因为 ()
A.“大跃进”B.人民公社C.集体农庄D.斯大林模式
12.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好的思路,也出现了僵化模式。与这两种现象相关的关键人物是 ()
A.列宁和斯大林B.斯大林和赫鲁晓夫
C.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D.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
13.马克思和列宁被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导师。下面对列宁历史功绩的归纳,正确的是 ()
①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创建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1中核心人物的名字和图2的名称。这两幅图反映的是发生于哪个国家的史实?
(2)图2中的场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导致了什么结果?
(3)图1中的核心人物和图2中的场景有什么关系?两者产生的结果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
(2)“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这一思路有什么特征?
(3)苏联僵化的模式有什么特征?这种僵化的模式又称什么?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C 5.D 6.C 7.B 8.C 9.B 10.C 11.D 12.A 13.A
二、14.(1)列宁,攻占冬宫。俄国。(2)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战争。
15.(1)邓小平。(2)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等。(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课标要求】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知识结构】
【真题解析】
例1 (2011·湖北宜昌卷)它是一战后建立的新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战败国、进行强盗式分赃的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它评价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两极格局
C.多极化格局D.“一超多强”局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识记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新体系主要由战胜国主持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定,由此可以断定题目评价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确答案为A。
例2 (2011·山西卷)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个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
①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④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判断、分析能力。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凡是包含①的选项均可排除。正确答案为B。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国在成立前夕维持着大国掌控世界的格局。下列符合此说法的是 ()
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欧洲经济共同体
2.巴黎和会上演了一场“弱国无外交”的闹剧。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3.右图反映了三巨头操纵一战后战胜国的坐地分赃。图中三巨头是指 ()
A.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
B.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顾维钧
C.顾维钧、克里孟梭和威尔逊
D.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斯大林
4.成语典故里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一战里投入协约国阵营充分体现了这一含义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巴黎和会是战胜国的一次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德国尊重并承认奥地利独立
D.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6.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而安排一战后二战前世界格局的会议是 ()
A.维也纳会议和巴黎和会B.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C.华盛顿会议和开罗会议D.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7.右图是一场生活灾难的缩影。造成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海地大地震
8.1929—1933年,西方处在经济大危机的一片愁云惨雾中,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个展台选择的国家是 ()
A.中国 B.越南 C.苏联 D.朝鲜
9.中国人把解决问题善于抓主要矛盾叫做“牵牛鼻子”,罗斯福为克服经济危机实施“新政”,其中“牵牛鼻子”的措施是 ()
A.缩减农业B.整顿银行
C.调整工业D.新建公共工程
10.经济大危机给德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个后果是
()
A.六百多万人失业 B.一战赔款加剧了德国的经济危机
C.纳粹政权建立D.犹太人纷纷移居海外
11.右图给全体德国人民传达了一个不祥的信号,这个信号是 ()
A.德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
B.德国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多
C.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德国共产党将被取缔
12.右图反映了种族迫害的野蛮场面,为了维护正义,要严厉惩处下列哪一人物 ()
A.罗斯福B.希特勒
C.斯大林D.丘吉尔
13.经济大危机引起政治危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二二六兵变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大国安排世界,见图1、图2。
(1)图1、图2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两个图片中参与制定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有哪些?
(2)图1是哪次会议的产物?安排的是什么地方的统治秩序?图2反映的史实对中国是如何安排的?产生了什么后果?
(3)结合材料,分析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呈现什么样的格局?留下了什么隐患?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政的改良政策减轻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开辟了资本主义制度自我修复的一种全新方式。用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方式来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巩固,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乃至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
材料二:如右图。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是什么?
(2)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情况出现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
(3)与材料一、材料二传递的信息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材料一中的目的?众多措施里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C 10.C 11.C 12.B 13.D
二、14.(1)签署《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英、法、美、日。(2)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签署《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通过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和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等,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东西方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埋下了帝国主义矛盾无法消除、世界新秩序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历史隐患。
15.略。[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