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判断题、辨析题的特点及解答技巧
2011-12-29张金芳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1年11期
培养判断是非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是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要内容,考查上述能力的思想品德试题有:判断题及价值判断题、辨析题等。下面简要分析这几类试题的特点、解答技巧。
一、判断题
判断题即给出一个命题叫我们判断正误的试题,往往考查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观点。观点错误的判断题其错误原因往往有:
1.改换关键字眼。
例1:(2011年玉林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分析:本题将“社会生产”偷换为“社会生产力”。一字之差,意思迥然。这类题目提醒我们:要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理解透、记清楚,特别是对涉及“本质”、“标志”、“前提”、“核心”、“根本”、“主体”、“最基本”、“中心”、“最终目标”等关键词的相关知识,要总结记忆,从而避免失分。
2.滥用过于肯定或否定的字眼。
例2:(2011年苏州卷)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所以,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要说出个人知悉的事情。
分析:试题中出现过于肯定或否定的字眼,一般都要认真思考、仔细推敲。做这类题最好用“举反例法”,如本题中的说法就过于绝对,因为有时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3.逻辑错误。
例3:(2011年苏州卷)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决定了我国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析:这类题是判断题中相对较难的一类,往往通过偷换概念、用现象代替本质等方式设题,需要我们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中,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决定了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二、价值判断题
价值判断题,也称情境判断题,是近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创新题型,源于生活实际又和教材知识密切联系,总体难度不大。这类试题的特点是:设置一个具体情境,或给出一段叙述,其中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行为选择,请考生予以判断,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解答此类题型,判断时要依据相关理论、法律条文等做出判断,这一步相对比较容易,难点在于说明理由。因此,在解答此类题时,我们要通过读题,找出关键词,挖掘有效信息,然后回归教材,进行精练、准确的说明。
例4:(2011年东营卷)在网络助推下,“山寨”俨然成了当下一个社会流行语。“山寨”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山寨文化”是创新的表现,应受我国法律的保护。
判断:()
理由:
分析:由材料中“山寨”的“仿造性”可以得出结论:“山寨文化”不是创新的表现,不应受我国法律的保护。理由是什么呢?“山寨文化”是侵犯公民智力成果权的表现。
三、辨析题
辨析题是对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多种看法进行辨别分析的一种试题类型,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认知水平、辨别是非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辨析题是考生最容易丢分的题型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考生不了解辨析题的特点和解法。辨析题的类型很多,从表现形式上看,常见的类型有直言式辨析题、材料式辨析题、对话式辨析题、漫画式辨析题等。在解答辨析题时可采用“四步”法。“四步”法是指:“一找”,即通过读题,找出辩题中的辨析点。这一步至关重要,它是我们解答的基础。“二辨”,即辨别试题观点的正、误。“三析”,即分析试题观点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如果试题观点是错误的,则须给出正确的观点。“四总结”,即对所答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
例5:(2011年河南卷)
分析:解答本题可运用“四步法”。在分析过程中要回归教材,联系与辩题相关的知识点,并从多角度思考、分析。
参考答案:①中学生注意穿着打扮是青春期心理的正常表现,但过分追求时尚、片面追求外在美,则不符合中学生自身实际,不是文明礼仪的表现,不应仿效和提倡。②文明礼仪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③穿着朴素大方展现了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④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培养品德,只有将外在美和内在美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展示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