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展红的“三个角色”
2011-12-29梁伟
中华儿女 2011年20期
颜展红出生于农村,身边的人习惯称呼他“老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面容苍老,古铜色的脸上刻满皱纹,一脸花白的络腮胡子,微秃的头顶四周是乱蓬蓬的头发,看上去早已到了花甲之年。
其实,这个“老人”刚刚48岁,岁月的沧桑写满了他的脸庞,但是,就是在这张脸上带着让人感觉温暖的笑容,那一刻的老颜,看上去真美!尤其是那一双手,满手的老茧,间杂着条条裂口,手背像干旱的河床,手指尖早给磨得平平的。
“穷”人老颜的24小时
老颜的经历不复杂,不管是40多年前,还是今天,用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他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穷人。小时候的他总是饥肠辘辘,也没有学习的机会,他觉得很快乐!而现在,他和老婆、孩子挤在一间30平的出租屋内计算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他感觉很幸福!
如果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颜展红无疑是一只最勤奋的鸟。
每天早晨5点多一点,他就起床洗洗漱漱,然后骑上自己的“专用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早上六点的时候,他就要到一些用户家收空煤气瓶。
挨家挨户收空煤气瓶的时间是一个多钟头,因为他要在八点之前赶到自己的单位——扬州市江都农村商业银行。他在这里的身份是临时工,他的职责是维修水电管道。即使单位的工作很繁杂,但是老颜在中午休息片刻的时间里,还要开点“小差”—— 给煤气瓶充气。
下班铃声一响,如无意外,老颜又驾着自己的车将这些瓶瓶罐罐物归原主。通常这么一轮下来,已经快要九点了。不要以为颜展红一天的工作已经结束,因为此时他又赶往下一站工作地——证券公司,他的身份又换了,在这里,他是门卫,负责值夜班,能休息四个钟头。
次日早晨5点多一点,他……
这似乎就像颜展红的生活公式一样,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或许看到这里,很多人开始疑惑了,这么勤快的老颜为什么生活还是如此寒酸?是他平时的生活太奢侈了?不然,他的衣服上满是油污,脚上的一双廉价皮鞋已裂开了嘴巴。或者他就是一个葛朗台式的吝啬鬼?
恰恰相反,颜展红每天干完活回家,脸都顾不上洗,就急着把一枚枚硬币投进储蓄罐。而储蓄罐中的钱最后都送给了别人,一个又一个的陌生人。
他的内心阳光普照
1992年,伴随着农民工大军进城的大潮,颜展红也带着妻子、女儿从老家江都周西农村到了扬州城谋生。城里的生活同样辛苦,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进城后的颜展红所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力气活,他踏过三轮车,当过搬运工、钣金工、水电维修工……
这些对于从小就吃苦的老颜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女儿从农村到城里念书需要向学校交一笔赞助费,这500块钱让他一筹莫展。从来不落泪的老颜随着女儿开学时间的临近,眼泪不由自主的往下流。难道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女儿也要像当初自己一样,弃学打工?就在颜展红自责不已的时候,学校领导了解了他们家的情况,二话没说,破例收下了他的女儿。
老颜懵了,幸运真的降临到了自己头上,于是他便暗暗许愿:等将来有了钱,一定要帮帮困难的孩子,让他们踏踏实实上学读书。
2002年1月,颜展红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公益广告,说是每卖一瓶矿泉水,企业就拿出一分钱捐给爱心基金。
“当时我就盘算了,送一个煤气瓶挣5角钱,一天扛10瓶,一个月就能省下100多元,一年就能帮助两个孩子。打那以后,每天干完活回家,我脸都顾不得洗,急着把一枚枚硬币投进储蓄罐,再用劲摇一摇,听着清脆的“哗哗”声,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说这段话的时候,老颜的眼睛几乎眯到了一块,你能感觉到他那份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喜悦。
两个月后,他联系到黄思小学两名特困学生,把钱送到学校,告诉孩子们,只要颜叔叔在,今后就不用为学费发愁了。这以后,老颜资助的学费越来越多。为了能够多赚些钱,颜展红的生活就变成了上面的生活公式,他也有了三个不同的“角色”——送气员、维修员和门卫。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想着自己的目标,他一直乐呵呵的。
有人笑他太疯癫,有人劝他别太拼命,可老颜认真地说:“我愿意!那么多孩子等着学费呢,我歇不下来啊!”尤其是每次看见那些受助孩子的来信和成绩单,他内心更是阳光普照!
用爱心呼唤爱心
或许老颜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像当初学校帮助自己的女儿一样,他也是在帮助那些更困难的人。当他打工所在的银行知道这件事后,从领导到普通职工所有人都震惊了,没有人会想到这个为吃穿犯愁的临时工居然会有这样的博爱之心。感动之余,银行主动帮老颜建立了“展红爱心账户”,安排会计定期维护、管理老颜的“爱心基金”。信用社8名工作人员当场决定,每年拿出360元,汇入爱心基金,资助困难学生。
“我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本来也没想公开,就是资助孩子,我也有自己的原则——不公开自己姓名和职业,不跟他们的家庭发生任何关系,不跟学生见面,而且,我也不对记者公开受资助孩子的姓名,因为我不想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颜展红说,“孩子都有自尊心,你真心帮他们,就不要给他们负担。”
因为“爱心账户”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己的姓名乃至“送气工”的“身份”还是被“泄密”了,老颜有些惋惜,但是,这个“泄密”却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样的“爱心工程”中来,很多人自发加入资助行列,而且都是无名氏。基金多了,“展红爱心账户”资助的学生自然也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达到了50多人。
在老颜随身携带的腰包里,是那些受帮助孩子的来信和成绩单,那就是他干活的动力所在。吴堡小学的小刘,2004年以644分的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今年高考又考取了大学;周西中学的小景,去年以635分的成绩考取省重点高中;黄思小学的小陆,今年以645分的成绩考取省重点高中……很多学生都想见一见老颜,但都被老颜回绝了。他说:“他们能读书,能进步,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快乐。我不要任何回报,如果这些孩子将来有能力了,就回报社会吧!”说起这些的时候,老颜的脸上满是幸福。
这么多年来,老颜一直坚持着不跟自己的助学对象见面:“我只是觉得自己要有一颗爱心,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再说,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在同学面前他们可能会难为情。”老颜憨厚地笑着,看不出他还藏着如此细腻的心思。
扛煤气罐助学很长时间都是老颜藏在心里的一个秘密,连妻子都没告诉,他助学用的名字也是“江都充气人”。随着资助的孩子越来越多,老颜从送煤气中抽取的助学资金有些跟不上了,就拿家里的钱往里面垫。究竟垫了多少,老颜也从不去算那个账。“妻子发现你交回家里的钱少了怎么办?”“我就瞒她啊,明明我扛了十几罐,就说只扛了七八罐。”老颜得意地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对于妻子,老颜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但他坦言最愧对的还是女儿,在女儿的成长上,老颜其实很需要钱,但他都没舍得多花。有钱帮别人,没钱管自己,老颜说女儿好长时间都有些怨他,这两年才慢慢理解了他。谈到女儿时老颜既内疚又欣慰,“她还准备帮我一起助学呢!”
2010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在钓鱼台国宾馆,颜展红从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手中接过了消除贫困奖的奖杯和证书。
颜展红说:“去年一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只要一想到孩子们的笑脸,所有的辛苦都很值得,看着他们开心,我就幸福,如果他们一直需要,我的‘三个角色’就会一直做下去,也希望越来越多人的和我一起做下去。”
责任编辑 张向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