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概览

2011-12-29

世界知识 2011年8期

  胡锦涛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
  
  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3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
  双方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在谈到利比亚局势时,胡锦涛指出,近一时期,利比亚局势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对此也深表关切。中方认为,安理会就利比亚局势通过决议,目的是制止暴力,保护平民。如果军事行动殃及无辜平民,造成更大人道主义危机,则违背了安理会决议的初衷。中方一贯主张,每个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不赞成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缓解当前利比亚紧张局势的政治努力,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寻求和平解决问题,避免更多平民伤亡,使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萨科齐表示,法方也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
  
  奥巴马宣布竞选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4月4日以短片和电邮的形式正式宣布他将竞选连任美国总统,并拉开他为竞选筹款的帷幕。
  4日上午8时左右,奥巴马竞选官网发布题为“从我们做起”的竞选短片,后又向支持者群发一份电邮,宣布奥巴马将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递交文件,以启动竞选连任的官方程序。根据美国宪法,候选人只有向联邦选举委员会递交竞选文件后,才可开始为总统大选筹款。近期,奥巴马已开始低调为民主党筹款,他预定4月14日在芝加哥举行首场公开筹款活动,正式走到前台直接为自己连任总统筹集资金。奥巴马初人白宫时,公众满意度一度高达78%,然而两年之后其支持率一再创新低,最近一项民调显示已经跌至42%。此外,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奥巴马不配连任。
  
  叙利亚内阁集体辞职
  
  叙利亚总理穆罕默德·纳吉·奥特里3月29日向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递交内阁辞呈,获得批准。
  叙利亚官方的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当天报道:“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今天接受穆罕默德·纳吉·奥特里内阁的辞呈,指定奥特里在新内阁组建期间担任看守总理。”据分析,奥特里政府辞职与近期爆发的示成有关。3月18日,叙利亚南部德拉市爆发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示威者要求政府推动改革,改善民生,创造就业机会,取消紧急状态法。示威者与警方的冲突造成多人伤亡。流血事件发生后,叙利亚境内接连爆发民众抗议活动。叙利亚官员说,一些“武装团伙”策划示威,意图破坏叙利亚稳定。
  自从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后,叙利亚就实施了紧急状态法,禁止以任何形式反对该党派的统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4月2日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叙利亚当前局势“深表关切”,呼吁“立即停止对和平示威者使用暴力”。
  
  利比亚高宫接连出逃
  
  利比亚外长库萨3月30日变节逃往英国,随后,该国总理、议长、石油部长等大批高级官员逃离利比亚,去向不明。
  3月30日,库萨借口去邻国突尼斯看病,乘车穿越边境线后直奔突尼斯的杰尔巴察里斯机场。随后,英国军情六处租用的包机把库萨接至英国南部城市法恩伯勒。英国外交部官员在与库萨举行会谈后宣布,库萨已不愿意再继续履行“在国际上代表卡扎菲政权的职责”。紧接着,利比亚总理、议长、石油部长等大批高级官员去向不明。据报道,截止到4月1日,英国至少已接见了十名卡扎菲政权的重量级人物。当被问到“失踪”的高官下落时,利比亚政府发言人先是声称所有人都在利比亚,但后来又改口说部分人“出国公干”。美国对库萨的变节感到鼓舞,白宫发言人指出,库萨的举动对卡扎菲政权是一个重大打击。
  3月31日晚,利比亚的黎波里市中心卡扎菲官邸附近的利比亚高官住宅区发生激烈交火。有些高官试图带着家眷叛逃,遭到保卫人员袭击。库萨的妻子在交火中被捕,库萨手中掌握着卡扎菲政权的核心信息,而卡扎菲手中则有库萨的妻子,他将以此为筹码,竭力阻止库萨与英国合作。
  
  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下台五月举行大选
  
  加拿大总理哈珀3月26日宣布,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批准解散第40届联邦议会,决定于5月2日举行第41届联邦议会选举。
  加拿大议会众议院25日以156票支持、145票反对,表决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反对党指责哈珀政府在斥巨资采购F35战机、改造司法系统、削减公司税等多个问题上拒绝向议会公开详细内容,构成“藐视议会”,失去了议会的信任,这就使哈珀总理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成为加拿大历史上首个因“藐视议会”而下台的政府。随后,各政党立即开始为期37天的竞选活动。哈珀反驳说,当前世界经济依然脆弱,加拿大经济恢复强劲但依然需要加强。但是三个反对党蓄意联合起来推翻现政府,不惜花费纳税人巨资搞一场七年时间内的第四次选举,是毫无必要的。
  加拿大联邦议会由参议院、众议院组成。目前,在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四大党派中,保守党占有明显优势。据最新民意调查显示,保守党仍然领先于其他政党,但仍未超过半数。
  
  哈萨克斯坦现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成功连任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4月4日宣布赢得总统大选,这意味着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的领导将进入第三个十年。
  哈萨克斯坦4月3日举行总统选举,包括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内的四名候选人参加竞选。根据该国选举法,获得超过50%选票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哈萨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称,部分计票结果显示,纳扎尔巴耶夫获得了95.5%选票的支持,这次大选的投票率为89.9%。这两个数字都高于2005年纳扎尔巴耶夫上次连任时的数字。当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纳扎尔巴耶夫,祝贺他再次当选。
  1991年12月,纳扎尔巴耶夫当选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1995年4月,哈举行全民公决,将他的总统任期延至2000年。1999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在提前举行的总统大选中获连任。2005年12月,他在新一届总统选举中再次获得连任。
  
  科特迪瓦内战接近尾声
  
  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的武装自3月28日开始对前总统巴博政府控制的南部地区发起总攻,两派爆发的内战或进入尾声。
  2010年11月底,科特迪瓦举行总统大选,选后巴博和瓦塔拉均宣称获胜并相继就任总统,令该国陷入“一国两主”的政治僵局。今年3月17日,瓦塔拉组建“科特迪瓦共和军”,28日对巴博阵营发起总攻。迫于军事压力,巴博3月29日呼吁瓦塔拉阵营立即停火,称愿意与后者对话,但遭到拒绝。4月4日,为自卫及保护平民,联合国下令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对巴博武装发起攻击。瓦塔拉阵营“驻法国大使”阿利·库利巴利5日说,巴博阵营“正在讨论投降”。截止到4月1日,内战已造成近千人死亡,约100万人流离失所。
  
  海地著名歌手马尔泰利赢得总统选举
  
  4月4日,海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海地著名歌手米歇尔·马尔泰利以67.57%的得票率赢得总统大选。
  海地2010年11月28日举行总统选举,来自民主进步联盟的马尼加得票率最高,执政党团结党候选人汝德·塞莱斯廷和马尔泰利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投票结果公布后,海地几大城市相继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指责执政党徇私舞弊,由此引发政治危机。2011年1月,团结党宣布塞莱斯廷退出竞选,马尼加和马尔泰利进入第二轮角逐。马尔泰利1961年出生于海地首都太子港,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手。他在竞选中承诺大幅改革,清除腐败等举措,获得不少人的支持。
  
  泰国南部爆发严重洪灾
  
  自3月23日起,持续的强降雨在泰国南部多府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灾害,截至4月5日,洪灾共造成53人丧生,200万人受灾。
  持续强降雨在泰国南部的洛坤府、博他仑府等地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导致2520条道路、236座桥梁、76个政府办公处所以及大量民房、学校、寺庙损坏,大量农田被淹。泰国国家铁路局自3月28日起暂停南部铁路的客运和货运服务,洪灾给该局造成至少4880万铢(约合162万美元)的损失,而铁路损毁的损失达5.5亿铢(约合1826万美元)。军方已调派约一万名官兵前往泰南灾区,帮助灾区恢复重建。泰总理府办公室部长萨提4月4日表示,正寻求内阁批准一项涉及金额44亿泰铢(约合1.46亿美元)的特别预算案,用以援助泰南地区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