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概要
2011-12-29
世界知识 2011年13期
太阳能:非洲能源问题的解决之道
Valerie Noury(评论员)
目前,非洲农村有85%的地区电力供应不足。若按照这种趋势发展,预计到2015年,非洲用不上电的家庭数量将从1.1亿升至1.2亿,无法实现电气化的小型企业也将达100万家。在撒哈拉地区,太阳能发电的潜力究竟有多大?人们就这一问题的争论已持续数年。最近德国宇航中心一项数据显示,若将撒哈拉和中东沙漠地区0.3%的光照转化为电能,即可满足欧洲全部能源需求。而由于撒哈拉沙漠面积广阔(860万平方千米),且气温高达45摄氏度,甚至能为全球提供电力。然而,电力输送的费用是个问题,将成为非洲太阳能发电的棘手难题。据专家预测,10年间此项费用累计可达590亿美元。理想情况下,非洲将从太阳能发电中获益颇多。过去非洲是水力发电的积极倡导者,相信在未来也将成为太阳能发电方面的“先驱”。
(杨之桄)
世界思考方式进入转型期 惟独日本仍旧如故
孙崎 享 原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局长
在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上,中国对日本提出两个提案,一是促进自由贸易,二是建立海上危机管理机制。对前者,日本媒体倾向于优先加入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与中韩合作对日本更有意义,能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对于后个提案,表明中国希望缓和两国紧张关系,并认为在地震后向日本做出让步,本国国内较容易接受。但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对两提案置之不理。10年后的中国将更强大,现在如不抓住对方主动提议的机会非常可惜。现在世界上只剩下日本紧随美国脚步前行。日本的“美国通”不断地将以殖民地意识对待日本的美国“日本调教师”的意向传达给民众。因此日美外交从来就不是一种相互妥协的外交。从国际关系到核能,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正在变化,只有日本仍然被陈旧的想法所左右。(徐永智)
人口结构将改变美国政治生态
Mike Murphy(知名政治顾问)
面对明年的总统大选,奥巴马的日子并不好过。糟糕的经济使人们对奥巴马政府的信心降至低点。据民测显示,66%的选民认为美国经济正滑向“错误轨道”,59%的选民对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给予很低评价。但另一股力量可能会将奥巴马再次送入白宫——美国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如今的美国已不再是里根时的美国。1980年,白人选民投出了88%的选票,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74%。拉美裔选民迅速改变着美国的政治生态,2008年奥巴马胜出正是因为成功争取到这一族群的支持。西部内华达、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诸州迅速增长的拉美裔人口将对其摇摆不定的立场产生重要影响。共和党的排外主义立场显然不利于其吸引这些选民的支持。短期内,如果美国经济仍不见起色,高失业率或将成为奥巴马失利的决定因素,但长期,美国的人口结构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总统人选。 (徐刚)
澳大利亚:下一个黄金洲
想像一下,拥有2500万人口、民主、宽容、欢迎移民、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并且经济繁荣,还拥有美丽的海滩。这听起来多像是30年前的美国加州,但是目前的答案是澳大利亚。除与加州情况类似外,它还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黄金大洲”。
与加州自1991年开始的经济衰退不同,澳大利亚已经拥有成功的经济体系,并且政治体系也运转良好。向亚洲出口高质量的矿产为其带来丰厚利润。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富裕国家中,澳大利亚最适宜居住。并且伴随着亚洲对铁矿、煤矿、天然气和肉类需求的持续高涨,澳大利亚这种“便宜买卖”似乎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与其说是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如说是政府自2003年以来的政策调整起到了效果。(叶天乐)
还有经济理论可用吗
Jim Tankersley & Michael Hirsh
经济危机是新经济理论与新发展模式的催生婆。经济学家一次次试图洞察经济运行的奥秘,用简单易懂的模式描绘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这些模式从未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当经济危机发生时,人们将其归咎于以往模式的弊端,期盼新模式能指出明路。大萧条后,人们怀疑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否存在,随之皈依凯恩斯主义。当凯恩斯主义在尼克松时期达到高潮时,前所未有的高通胀和低增长使全美失业率高达15%,并促使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走上前台。如今,人们再次期盼一位大师和一个创世理论来拯救世界,因为传统理论在当前如此复杂的全球经济体系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经济学界已开始重新审视“量化分析”、“人的经济理性”等经济学研究基本框架,并从心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角度探究经济运行中的人性因素。英国金管局主席特纳向美国经济学界建议新模式不应拘泥于实现GDP快速增长,而应着力保障社会公平及促进就业,并为民众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机会。
(李峥)
美国应停止建造大航母
Henry J. Hendrix
未来哪个国家能够挑战美国的海权尚不清楚,以设定“假想敌”的方式发展海军力量是不明智的。鉴于战争的突发性和各国军力非透明等特点,美军永远不能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和绝对优势。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应基于国家利益和战略环境需要,在设计未来航母战斗群的功能时,不仅应关注其战时效力,更应考虑其在和平时期发挥的作用——使其能够分散在全球作为一种常规威慑力量而存在。大航母造价昂贵,维护成本偏高,军费负担给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且随着中国反舰导弹的研制成功其战斗力也大为削弱,陆基、海基导弹未来将具备更精确的远程打击和区域反封锁能力。科技的发展将结束大航母时代。美国已经研制出更小、更轻便的无人机,它的实战作用将越来越大,加快建造与之相匹配的小航母应成为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小航母造价低,机动性强,能够满足美军在紧急状态与和平时期的战略需要。五角大楼应及时把握这一趋势,停止建造“易被攻击”、“华而不实”的大航母,主动迎接小航母时代的到来。
(董春岭)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Taleb Nassim Nicholas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全球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当前最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理论学者。1960 年出生的纳西姆是安皮里卡资本公司的创办人,也是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曾在纽约和伦敦交易多种衍生性金融商品,2001年2月正式成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战略名人堂的一员,获得沃顿商学院MBA学位和巴黎第九大学的博士学位。他的畅销书《黑天鹅》以31种语言出版。“黑天鹅”代表不可预测但具有强大冲击力的稀有事物。英国哲人休谟指出,即便我们看到某一物体(如天鹅)总以一种特征面世(如白色),也无法因此得出所有这类物体都具有这种特征。纳西姆把休谟的观点运用到社会观察中,将那些极其罕见的事件称为“异常值”。根据他的理论,这些看似不可能发生且无法预测的事件却一定会出现,并且将对人类生活产生或正或负的重大影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29年股市的崩溃以及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等。但人类大脑却倾向于无视或拒绝接受这类现象。这就是所谓的“黑天鹅理论”。
(陈庆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