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 入“古”为新
2011-12-29郑刚
人民音乐 2011年7期
“我想我有一点古典,这使我将平衡作为目标……如果现代精神仍在,那么它将不必继续将各种参数推向极端,最终那只会走向倒退。相反,重新发现平衡或许是一种重生的力量。”
——林德伯格
20世纪中下叶成长起来的作曲家,面对由长期突破传统、激进变革的探索与实践而积淀汇聚的资源宝库,或者从中撷取一二发展创新(往往被称为某某“派”),或者以独特的个人方式将其整合而创新发展,走集大成之路。芬兰作曲家林德伯格(Magnus Lindberg)是后者中非常成功的一位,28岁即获国际声誉,在芬兰被视为西贝柳斯衣钵的继承者①,在欧洲则被奉为当代音乐引领者之一②。2007年林德伯格曾与潘德雷斯基等一起担任上海国际作曲大赛评委,但国内尚无相关介绍,本文抛砖引玉,以期能在国内引起对这位国际知名作曲家的关注。
一
马格努斯·林德伯格,1958年6月27日出生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11岁开始学习钢琴,15岁入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师从于劳塔瓦拉(注重传统意识及多样性风格)和海宁(芬兰第一位创作序列音乐的作曲家,鼓励他探索先锋派作品),16岁创作大型管弦乐作品《捐赠者》(Donor)。林德伯格先在斯德哥尔摩电子音乐工作室学习过电子音乐与计算机技术,后与大多数现代音乐作曲家一样前往意大利锡耶纳和德国达姆施塔特,参加多纳多尼、拉赫曼与芬尼豪赫的课程班。1981年毕业后,前往巴黎师从于频谱音乐创始人格劳巴克尔和格里赛。1977年与萨丽亚赫、萨洛宁等一起创建芬兰第一个作曲家联合体“竖起耳朵”协会(Ears Open),致力于现代音乐创作与]出等活动。后又与萨洛宁等组织了“成功”]奏组合(It Works?选),这是作曲家与]奏家共同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方式的实验室,为林德伯格创作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德伯格移居法国,为IRCAM中心创作委约作品。
林德伯格作品总数近百部,体裁涉猎广泛,以管弦乐创作为主,管弦乐作品总计三十余部。1979年《夏日庄园五重奏》(Quintetto dell’estate)被其视作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大部分作品都已由世界著名管弦乐团上]和资深出版公司出版,发行CD近二十张,成为业界热评对象。③林德伯格获得多项大奖,梅西安、卢托斯拉夫斯基、利盖蒂、潘德雷斯基等一些现代音乐大师也曾荣获这些奖项。如1982年以钢琴五重奏《“达尔杜夫的……我相信……”》(“…de Tartu